今年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在 9 月 7 日午夜至 8 日凌晨震撼上演。这也是自 2022 年 11 月 8 日以来,近 3 年我国境内再度迎来的 “红月亮” 奇景,下一次能在我国看到全过程的月全食,还要等到 2028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9 年 1 月 1 日的 “跨年月全食”,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无数天文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特意定好闹钟熬夜观赏、记录,现在就跟着镜头,一起回顾这场 5 小时的天象盛宴。
这次月全食的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时间节点,从半影食始到半影食终,完整覆盖近 5 小时,其中最核心的 “血月” 阶段更是长达 1 小时 22 分,给足了大家观赏和拍照的时间:
- 9 月 7 日 23:28 半影食始:月食的 “序幕” 正式拉开,月亮开始进入地球半影区,但此时月面亮度变化极细微,肉眼几乎察觉不到,只有通过相机📷️放大才能捕捉到那一点点暗纹。
- 9 月 8 日 00:27 初亏:关键的 “转折点” 来了!月亮边缘开始被地球本影 “咬” 出第一个缺口,原本圆润的月面出现弧度变化,正式进入 “月偏食” 阶段,这时用肉眼就能清晰看到月食的痕迹。
- 9 月 8 日 01:31—02:53 食既→食甚→生光:整个月全食的 “高能时刻”!1 时 31 分食既到来,月球彻底没入地球本影,“血月” 正式现身;到了 2 时 12 分食甚,月亮达到最圆、最红的巅峰状态,古铜色的光芒铺满月面,此刻按下快门就是最佳打卡时机;直至 2 时 53 分生光,月球边缘开始透出光亮,“血月” 才慢慢褪去红色。
- 9 月 8 日 03:56 复圆:月亮彻底离开地球本影区,缺口一点点补全,重新变回我们熟悉的 “玉盘” 模样,只是亮度会比平时稍暗一些。
- 9 月 8 日 04:55 半影食终:月亮完全脱离地球半影区,月面亮度恢复正常,这场持续 5 小时 27 分钟的月全食才算彻底落下帷幕。
我国除东北小部分地区外,其他地方均能完整目睹月全食全过程。当晚不管是城市天台、江边步道,还是公园广场,都挤满了追月的人:有人单手持着小型望远镜🔭,眼睛紧紧盯着夜空;有人早早支起三脚架,镜头对准月亮,生怕错过 “血月” 的每一个瞬间;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指着月亮讲解月食的变化,小朋友们仰着脑袋,眼中满是好奇与惊叹。
在上海黄浦江畔,摄影爱好者李先生提前一周就勘察了场地,还特意调试了相机📷️参数,“为了拍‘血月’我熬了大半夜,但看到月亮变红的那一刻,觉得一切都值了,那颜色比想象中更浓郁,特别震撼。” 在杭州城市阳台,杭州市天文学会的会员们还带来了专业天文望远镜🔭,供市民免费观测,现场还有科普讲师讲解月食知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少人边看边记录,把 “血月” 的美定格在手机里。
很多人会好奇,好好的月亮为什么会变成红色?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和我们看到的红色晚霞、蓝色天空是同一个逻辑 —— 都是大气散射的 “魔法”。
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到几乎一条直线,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区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会被地球挡住。但太阳光里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其中波长较短的蓝、紫、青色光,很容易被地球大气层中的尘埃、水汽散射掉;而波长较长的红光,穿透能力更强,能绕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到处于本影区的月球表面。这样一来,月球就被红光 “染” 成了暗红色,也就是大家口中的 “血月” 或 “红月亮”。
而且 “血月” 的颜色深浅还会 “看天气脸色”:如果当时大气中云层少、尘埃和污染物少,红光折射得更顺畅,月面就会呈现鲜艳的红铜色;要是云层厚或者空气质量一般,月面颜色可能会偏暗,甚至带点灰色。这次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晴好,也让大家看到了更清晰、更浓郁的 “血月” 奇观。
你是否也熬夜追上了这次月全食?是拍到了满意的 “血月” 照片,还是和家人一起见证了这场天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拍摄的“血月”,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可以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