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是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第四次站上智博会开幕式的演讲台。这位“重庆老友”的身影,见证着科技巨头与这座西部重镇的共生共长。
自2018年首届智博会以来,科大讯飞、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几乎从未缺席。他们不仅是智博会的“全勤生”,更以深度布局推动重庆从“制造重镇”向“智慧名城”转变。这场跨越7年的“双向奔赴”,藏着怎样的战略逻辑与合作密码?
AI赋能重庆千行百业
“就差3枚云币,我就能兑换‘大气之格’徽章啦!”9月2日,重庆两江新区云锦小学的秦榛同学轻点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数字孪生伙伴瞬间点亮。在科大讯飞为这所学校打造的智慧课堂里,孩子们通过游戏化闯关积累成长印记,教师则通过立体可视化报告精准捕捉每个学生的进步轨迹。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已服务重庆超1000所学校、120万名师生,承建的6个区域级智慧教育平台更成为全国标杆。
目前,科大讯飞在重庆的布局已从教育扩展到城市、司法、医疗等多个领域。司法领域,智能庭审系统让重庆21个法院的庭审效率提升30%—50%,复杂案件审理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医疗领域,智医助理在渝北区仙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半年,使高血糖患者控制率从35%跃升至60%,900余名慢性病患者纳入精准管理;政务领域,永川区政府的AI+智慧办公平台将会议效率提升75%,并实现“绿色办公”与“数字治理”双突破。
这些场景背后,是科大讯飞“技术+场景”的深度耦合,其与重庆人社合作打造的全国首个“AI+人社”示范基地,为劳动者提供转岗培训路径,推动“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双向破局。
科技巨头为何“西南飞”
深耕重庆的不只是科大讯飞。
华为在重庆布局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建立起华为重庆DevCloud创新中心,为当地软件企业提供研发工具和服务;浪潮云洲携手重庆市医保局共建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百度将全国首个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智控封闭测试训练场落地永川;腾讯将云工业『互联网』智能产业总部设立在重庆;联想集团深度参与西部首个山地城市车联网示范项目建设。
重庆为何能吸引这些科技巨头?
首先是政策赋能。自2023年“数字重庆”建设启动以来,重庆加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国货国用”等重点领域开放,为科技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其次是生态协同。2024年全市已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2万家,数字经济规模已跨入“万亿俱乐部”,数字经济人才总量预计超过700万人,占全国数字经济人才总量的约22%。
此外是营商环境。令科大讯飞重庆公司总经理杨康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在两江新区、高新区、永川区、南岸区等地落地项目均得到学校、场地、服务、协调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不少重庆项目入选全国优秀案例,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与重庆深化合作的信心。”
数字未来的“重庆蓝图”
重庆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链配套、提供应用场景、优化营商环境,形成吸引科技企业的“磁场效应”,引来更多科技企业扎根重庆。
2025智博会期间,签约投资项目合同金额超2000亿元,其中有不少科技企业“新面孔”。例如,杭州炽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重庆打造西南总部,围绕复杂装备数字孪生智能体研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老朋友”们也在持续加码。中国联通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浪潮将“重庆实践”中的药品AI溯源等创新应用向全国重点推广;新华三将继续参与重庆开放的100个应用场景的“揭榜挂帅”;华为技术宣布与永川等地合作打造“西部集成电路与工业软件创新港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刘庆峰说,科大讯飞未来将继续在重庆开展更多探索,例如共同建设“人工智能+职教”全国示范基地等。
这种“老伙伴加码、新玩家入局”的态势,正在成为重庆构建“AI+”生态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