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工业技师学院的实训楼里,木工坊的刨木声、开发室的键盘敲击声、零售区姑娘的模拟接待声,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训练场景。随着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临近,学校的参赛选手们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训练中,形成了‘训练场—食堂—宿舍’的三点一线生活。教练们都感慨:“这群孩子眼里的奋斗劲儿,比楼里的灯光还亮。”
作为河南的代表,学院此次带着木工、精细木工、移动应用开发、零售、鸿蒙应用开发等五个赛项出征。这背后是学校60多年积累下来的职业教育底气。走进木工坊,淡淡的木香飘散在空气中,参赛选手们正忙着校准榫卯结构的拼接精度。一个选手专注地用精密量具反复测量,手指因长时间操作而僵硬,却满脸自豪地说:“每天练完,虽然手指都握不住筷子,但我能感受到进步。”
在精细木工的训练中,选手们更加注重细节。一个正在打磨实木装饰件的选手表示:“精细木工得‘耐看’,不光尺寸要准,视觉效果也很重要。”他对木纹走向的敏感,让他即使闭着眼睛也能摸出纹理,确保比赛时没有差错。每一个细微的调整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反复推敲的设计图纸上,记录着他们对完美的追求。
而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实训室里,密集的敲击声与选手们的专注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选手们在面对复杂的开发任务时,常常熬夜与专家教练一起攻克技术难题。他们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各种优化方案和用户需求分析,字里行间充满了较劲儿的精神。对于他们来说,数据的每一次交互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鸿蒙开发的选手们则显得更加安静,他们认真调试界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比赛要求。在零售实训区,选手们身着统一工装,模拟超市场景进行训练,练习应对顾客的各种需求和投诉。她们的声音甜脆,专业素养在每一次模拟中得以体现。为了更好地应对比赛压力,学校还为选手们配备了心理教练,帮助他们调整状态,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为了全力冲击国赛,学校为每个赛项组建了包括专家、教练、体能和心理教练的全方位支持团队。选手们在训练中不仅享受到了国赛同款的设备与耗材,还得到了科学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教练们与选手们同吃同住,关心着他们的生活起居,确保每一位选手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
总之,郑州工业技师学院的参赛选手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技能大赛全力以赴。通过不断的努力与训练,他们不仅提升了技能,更培养了对职业的热爱与追求。每一位选手都是奋斗的代表,展现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