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智能体研发、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推动亿元级专项资金支持落地
12条新政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业
在人工智能赋能下,广告业迸发耀眼火花❇️。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广告业营收的81.4%由数字广告企业贡献,2025年上半年,该比例进一步攀升至85.3%。
昨天举行的2025年上海国际广告节开幕式上,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上海市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出台支持“AI+数字广告”智能体研发、强化生产要素支撑、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培育复合型人才、推动生态集聚等12条措施。
“上海广告业发展迅速,对全市经济有积极贡献,但对资金的需求很大,这种需求随着广告业拥抱人工智能程度的加深而进一步加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广告监督管理处处长张红冰表示,12条措施覆盖智能体研发、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等多方面,将推动亿元级广告业专项资金支持的落地。
上海稀宇极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严奕骏坦言,目前市场上生成复杂人物动作不失真的视频模型极少,对于投入有限的经营者,迫切需要资金扶持,引导他们以较低成本用上高质量的视频模型,在短期内快速积累口碑和打开市场。
《若干措施》提出,对人工智能广告智能体研发、优质产业项目建设,由广告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市、区两级最高可支持1200万元;对采用第三方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数字广告企业,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50%、最高500万元补贴;对购买非关联方语料的数字广告企业,给予核定合同额最高30%、最高500万元补贴;有条件的区对租用算力的数字广告企业按不超过实际投入的30%比例,给予单个主体年度最高2000万元支持;支持徐汇、普陀打造“人工智能+数字广告”产业集聚区,推动生态集聚;鼓励优质大模型平台每年开放一定数量的免费账号,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加强广告策划与人工智能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广告人才申报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等人才评选;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广告创作,有条件的区对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奖项的企业给予最高10万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