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AI)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2025年4月,广东省正式发布了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方案,标志着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早在2022年,广州市就已实现了所有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全覆盖,成为全国的先行者。
在广州的康有为纪念小学五眼桥学校,学校引入了AI循证课堂录播系统,能够精准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关键细节。这一系统不仅记录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黑板内容,还能监测学生的专注度、面部表情甚至情绪变化,为教育者提供全面的教学过程分析依据。这种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课堂的透明度,也为教师后续的教学反思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与此同时,越秀区的云山小学则通过游戏化任务、直观演示和轻量化的伦理讨论等方式,将AI融入课程中,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在这里,AI被视为支持语文教学的工具,而非独立学科。例如,在教授观察日记时,AI帮助学生识别植物特征,辅助写作;在童话创作中,AI生成场景以推动对话描写,这样的方式确保了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不被偏离。
随着时代的演变,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从“技术教学”逐渐转向“AI启蒙”。根据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副校长边永明的说法,人工智能课堂的发展潜力巨大。在符合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们有更多的空间去重新组织教学模块,探索丰富和优化内容的方式,鼓励创新而不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框架。
总的来说,广东省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的探索,不仅为学生打开了通向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学校能够借鉴这一成功经验,让人工智能教育真正走进每一位学生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