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初人工智能格局报告:推理模型、主权AI及代理型AI的崛起(英文版)
报告共计:21页
2025年初人工智能格局报告核心总结
2025年初,人工智能生态正经历根本性范式转变,技术革新与地缘竞争交织,重塑全球AI发展格局,核心变化集中在技术范式、区域竞争、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等维度。
技术层面,AI模型性能提升路径从“训练时计算”转向“推理时计算”。此前,『大语言模型』依赖扩大模型规模、数据集及训练计算量提升性能,成本高昂;而“推理时计算”通过在模型回答问题的推理阶段投入更多计算资源,推动“推理模型”兴起,如OpenAI的o1和中国的『DeepSeek』 R1。o1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qualifying题目准确率达74.4%,远超GPT-4o的9.3%,但成本和速度存在短板;『DeepSeek』 R1则通过技术创新,在保持与o1相当推理能力的同时降低成本。此外,顶尖模型性能趋同,开源与闭源模型性能差距缩小,未来AI架构将向混合策略、自适应推理等方向发展,降低高性能AI开发门槛。
区域竞争上,中国AI企业崛起成为重要力量。2025年1月,『DeepSeek』发布R1和V3模型,引发市场震动,其宣称V3模型训练成本低且性能对标GPT-4。此后,智谱AI、百度等中国企业也相继推出性能优异的开源或免费模型,中美顶尖模型在关键基准测试中的性能差距大幅缩小。中国企业在算法效率和开源策略上的突破,改变了全球AI竞争格局。
基础设施领域,AI引发『数据中心』和能源领域变革。AI工作负载使『数据中心』机架功率密度超250kW,液冷技术成为主流,边缘计算需求增长。同时,AI对能源需求激增,科技巨头转向核能保障供电,能源主权成为AI主权的关键支撑。硬件市场中,NVIDIA通过完整生态巩固优势,AMD以成本、开放性挑战,超大规模企业则尝试自研『芯片』减少依赖,但面临技术难题。
产业生态方面,“主权AI”成为多国战略重点,各国通过投资、政策推动AI自主可控,形成不同发展模式。企业竞争呈现分化,头部科技公司依托生态整合AI技术, startups或走垂直整合路线,或专注解决AI基础设施细分问题。在编码AI领域,工具从辅助向自主“队友”转变,但存在基准性能与实际生产力脱节的“生产力悖论”,企业需调整流程以实现高效应用。
整体而言,2025年AI生态处于关键转折点,推理模型普及、主权AI兴起等趋势,为全球企业和国家带来挑战与机遇。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