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班就下班?有种AI办公神器,可能不想让别人知道(刚上班的时候)

刚上班就下班?有种AI办公神器,可能不想让别人知道(刚上班的时候)

一直觉得,AI带来的先是生产力,紧接着就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但今天还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先上手AI工具的朋友,先享受世界!

比如最近我发现的“办公小浣熊”,就有点犹豫要不要推荐给同事们。

因为用它来帮人“偷时间”,太丝滑了!

用它处理数据、拆解任务、写报告,客户看了提案频频点头,同事们看了非常羡慕。

www.xiaohuanxiong.com/?utm_source=aiyl

在硅谷,有个共识:工具选择就是竞争力

这句话在 ChatGPT 推出之后被验证过一次,又在Cursor、Claude Code、Dia、Notion AI等工具的爆火中,被反复证明。

早用的人,能用 AI 帮自己“开外挂”;

晚用的人,往往还停留在怀疑阶段,担心工具不够专业,结果等到真的下场,差距已经被拉大。

最近让我有这种感觉的,就属“办公小浣熊”。

生产力的进化,是外包的演化

人类会使用工具,高级的人类擅长“外包”。

过去两年,我发现身边有两种人:

一种是每天让 AI 写邮件、做调研、跑数据分析,工作量不减,产出翻倍;

另一种喜欢看热闹,觉得 AI 就是玩玩,等他们反应过来,同事已经用 AI 把自己的岗位“重构”了一遍。

办公小浣熊给我的感受,就是第一种最喜欢的。

它不像 ChatGPT 那种“通用问答”,而是非常直白地针对 任务规划 + 数据分析 + 文档创作这些办公场景做了深度打磨。

换句话说,它是一个为“上班族”量身定制的 AI,不是泛用的聊天『机器人』️。

做数分,我能比不过一只小浣熊?

大厂产品出身,经常自己爬数、写SQL、把DA的活说干就干了,我对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还有点信心。

但是遇到多表格处理、多公式嵌套,还是会觉得麻烦。

比如我这次,是拿公司的一组销售数据表去跑。

以前这种需求,基本要交给BI同事,流程很慢;自己做的话也需要操作挺久。

但在小浣熊里,我一次性直接把多个文件拖进去,它几秒钟就帮我完成了:

  • 趋势分析:生成季度销量对比,并且直接画出了折线图;

  • 预测模型:甚至能给出未来两个月的销量预测,附带置信区间;

  • 报告输出:最后还一键生成了结构化报告,能直接拿去开会。

重点是,我全程一句代码没写。

输入栏上方会有非常细腻的提示词指引,选中关键词,就可以直接套公式。

对于像我这样总嫌取数、计算、写长提示词麻烦的人来说,这是很夸张的体验。

以前“数据驱动决策”这句话听上去有点虚,现在是真的能做到。

600多行的数据,叠加计算、信息解析,完成度都很高。

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可以随时再上传新的文件。

更有意思的是,我跟它对话时勾选了“深度思考”,它会在回答后告诉我:

为什么选择某种分析方法?背后有哪些假设?这个解释的价值,比结果本身更高。

这让我想到 Claude 在国外的用户故事:有人用 Claude 来辅助做财报分析,Claude 会标注出财务风险点,还能推演可能的市场走势。

但 Claude 的问题是对中文语料不够友好,尤其在处理本地化文件时,容易掉链子。

小浣熊在这个维度算是把“本地化 + 专业化”走通了。

任务规划,我用一只小浣熊当秘书!

另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用它来帮我写“出海增长方案”。

正常来说,这种任务得先搜集资料,再搭框架,最后输出方案。整个过程少说要 2-3 天。

尤其设计复杂链路、多任务协作、具体工作拆解,即便我用大模型产品辅助,也没法直接生成满意效果。

传统的对话式AI工具,往往只能在一个对话中进行一个任务的单线处理;

一旦任务需要并行、交叉处理/互相关联,任务需要按照什么步骤进行,就需要人有意识地主动使用外部工具进行规划、记录执行情况。

所以我就只能在多个AI产品、不同对话中,反复切换、寻找上下文,需要自己记住很多东西,对管理能力以及对大模型的上下文与综合理解都有要求。

但在小浣熊里,我只输入一句话:「请为一个AI Coding应用的海外市场扩张设计一份 DAU 增长方案」。

它自动把任务拆成了几个阶段:

先是完成市场调研:目标国家、用户画像、竞品情况;

紧接着是渠道策略——TikTok、Reddit、Discord 等平台的切入方式;

之后是用户增长:种子用户获取、口碑传播、裂变激励;

最后还不忘做风险评估:政策合规、数据隐私、文化差异。

逻辑非常清晰,就像一个非常有出海业务实战经验、又逻辑表达极好的专家,在一对一给我专属服务。

整个任务规划的关键节点、工作流搭建、程序框图,又很有产品经理或者『工程师』的水准。

放以往,用Dify等来梳理类似的workflow,也是有门槛的。

关键是,它不是“一口气给答案”,而是让我可以在每个步骤里调整,比如我加了一条「重点考虑东南亚市场」,它立刻修改了整个计划。

这个过程非常像一个“人机共创”的 Workshop。

通过任务规划的方式,从小浣熊收到工作任务的第一时间开始,它就能帮助我明确任务目标、任务背景等关键信息。

并通过脑图的方式直观展示任务的拆分思路、执行步骤与执行细节,帮助我一步步理清工作思路。

并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辅以当下最新的大模型能力与各类工具调用,需要什么样的模型、Agent、工作流可以调用。

完成工作任务效率真的大大提高,比如做一份椰子水的投资分析,任务拆解的细致程度,足以完成交付!

最终生成文字、图片、文件、文档等,素材形式也很多样。

文档创作,跨越最后一公里!

AI写文档已经不新鲜了,ChatGPT、Notion AI 都能做。

但大部分时候,它们的产出停留在“草稿”层面,还需要我来大量润色。

我在小浣熊里写过一个《AI应用投资研究报告》的文档。

点击输入框下方的小浣熊头像图表,通过个性化设置,还可以选择合适的提示词模版,或者自定义个性化方案。

惊喜的是它能直接输出一个完整的 HTML 页面,里面包含:

数据图表(趋势图、对比图)、段落小结(每个部分后有要点总结);引用来源(自动标注数据出处)。

图表和数据也都可交互、能二次编辑。

这和 Notion AI 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帮我“写点文字”,是帮我生成了一份能直接发出去的成品

把“最后一公里”也一次性补齐。

我后来甚至用它来写过一份「AI孵化器Demo Day策划方案」,加上它生成的可视化流程图,直接变成了对外 PPT。

那一刻我意识到,这已经不只是“省时间”,而是在改变工作的完成标准。

像我平时用到的文件、数据、资料量非常大,办公小浣熊的知识库功能就也是刚需。

用它进行文档管理、数据分类,搭建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图书馆和数据库。

再去调取、检索、引用,二次加工信息,就方便太多了!

原来这只小浣熊,来自商汤

用了一段时间才知道,是商汤做的这款「办公小浣熊」产品。

我在想,为什么他们做的更丝滑、效果更好?

答案也许是:数据和场景积累

商汤作为国内顶尖的 AI 厂商,一直在算力、大模型、落地项目上有非常多的资源。

小浣熊的出现,算是他们在「AI 生产力」这个赛道的 All in。

国外其实也有类似的路径。

Anthropic 做 Claude,是因为他们的人才基因在 Alignment 上;OpenAI 做 ChatGPT,是因为他们先把通用模型跑通;

而像 Perplexity、Notion AI、Cursor 这种后发工具,都是抓住了垂直场景 + 工具链闭环

办公小浣熊显然也在走这条路:它不试图成为“万能大模型”,聚焦在办公场景,把数据分析、任务规划、知识管理一口气打通,形成闭环。

办公小浣熊让我觉得,生产关系变了

回到开头说的那个观点。

AI 工具的真正意义,不是帮你少写一封邮件,也不是省下几个小时的报表,可能是改变团队的协作逻辑和个人的生产工作流

当一个人能用 AI 一周做完别人一个月的活,组织必然要重新分配工作;

当非技术背景的人能跑出专业级的数据分析,部门之间的壁垒会被打破;

当方案从调研到成品只需要一个人 + 一个工具,传统的“团队分工”也会被压缩。

我常常跟朋友开玩笑:AI 工具不是帮你偷懒,而是帮你“偷时间”。时间偷得多了,你就能用省下来的精力去做别人还没来得及做的事。

所以我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分享给看到这里的你~

但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你自己动手试试!

未来几年,AI 工具的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但能跑出来的一定有共性:真实场景价值 + 技术深度 + 足够开放。

小浣熊现在已经展现了这个势头。

剩下的,就看你愿不愿意比别人先上车!

特别声明:[刚上班就下班?有种AI办公神器,可能不想让别人知道(刚上班的时候)]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极窄轻盈背后的强大承重之道:钛镁铝合金双层钢化玻璃推拉移门(极窄尺寸)

为何阳台、客厅与厨房间,能实现既通透又稳定的隔断?钛镁铝合金与双层钢化玻璃,是如何完美平衡轻便与承重的?这篇文章将为您深入剖析这一家居设计的精妙之处,并探讨其应用场景及选购要点。 什么是极窄推拉移门:设计中的隐形革命者 当我们谈论家居装修时

极窄轻盈背后的强大承重之道:钛镁铝合金双层钢化玻璃推拉移门(极窄尺寸)

『蒋欣』新剧开机,现场素颜面黄肌瘦不敢认,头发凌乱裹大棉袄像大妈(『蒋欣』新拍的电视剧)

上个月在西安吃油泼面被拍,也是素颜出镜,还上了热搜。现场布置和演员互动充满生活气息,『蒋欣』穿棉袄、素颜出镜的小细节,也让网友产生共鸣,被调侃为“青岛大姨既视感”。 『蒋欣』的选择告诉我们,真实与努力才是演员的魅力…

『蒋欣』新剧开机,现场素颜面黄肌瘦不敢认,头发凌乱裹大棉袄像大妈(『蒋欣』新拍的电视剧)

解密多功能的建筑卫士——得力防风强力布基胶带(多功能建筑有哪些)

你是否好奇为何得力这款48mm宽的强力布基胶带能应对复杂施工环境?本文深入剖析其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揭示其作为现代工程解决方案的独特魅力。

解密多功能的建筑卫士——得力防风强力布基胶带(多功能建筑有哪些)

刘嘉玲叶童宁静罕见同框:61岁叶童靠骨相完胜,刘嘉玲好飒(刘嘉玲宁静猜人名)

这一季的嘉宾阵容依旧十分豪华,邀请了刘嘉玲、何赛飞、宁静、『刘晓庆』、『张柏芝』、叶童六位姐姐,同时还有两位弟弟——柯淳和邵子恒。 至于宁静,节目中她常被称为“大姐大”,但在这一季中,面对几位姐姐时,她展现出一种更…

刘嘉玲叶童宁静罕见同框:61岁叶童靠骨相完胜,刘嘉玲好飒(刘嘉玲宁静猜人名)

从财报分析到战略投资:EMBA核心课程解析(从财报分析到战略的变化)

从财报分析到战略投资,EMBA课程到底有多硬核?EMBA, 财报分析, 战略投资, 商业决策, 高管教育你是不是也曾在深夜翻看公司财报时一头雾水?明明数字密密麻麻,却看不出门道?更别提用这些数据去制定战略、推动投资决策了。这

从财报分析到战略投资:EMBA核心课程解析(从财报分析到战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