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未来中,人工智能是否正在重新定义课堂?在南湖区,这一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确。9月11日,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在秀州中学初中部举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暨教研组长培训活动。这不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度对话。
活动中,夏丹梅老师利用智慧授课系统,通过学情分析精准定位学生在“特殊测量法”上的知识短板,运用AI生成相似题型进行即时巩固,并结合AR测距技术验证“隔墙两点测距”方案,最终通过AI数字人互动问答完成知识回顾,形成了一个“学—讲—练—评”的完整闭环。如今,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而是悄然走入课堂、赋能教学的真实力量。以数据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智慧教育新图景正在南湖徐徐展开。
南湖区在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方面不断深化。今年8月,嘉兴市实验小学举办了以“AI赋能”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特邀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沈李琴进行专题培训,聚焦政策解读、实践演示与理念传递,为全校教师系统梳理AI赋能教育的实施路径,助力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这是南湖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缩影,表明了其对未来教育的重视。
南湖区教育体育局积极开展“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探索,从数字赋能教学过程、学习诊断到教师研修,积累了大量的数字创新应用案例,涵盖多门学科的AI赋能教学培训和课例研究。自今年初以来,南湖区已连续组织多场人工智能教学研讨活动,帮助教师掌握智慧教育新技能,提升教育质量。
在校园中,人工智能的实践图景如春花般绽放。嘉兴市实验小学作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打造了“AI智慧操场”和智能录播教室,学生通过刷脸进入自主锻炼模式,系统自动记录运动数据并给予实时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也开创了“四通四见”数智评价体系,实时呈现学生成长轨迹,提供跨学科创新实践平台。
南湖区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始终秉持“技术服务于人”的理念,强调人工智能应当是课堂的辅助工具,而非取代教师的主角🎭️。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们积极开展“智助教、智助学”的创新实践,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案例。
在智慧教育的生态构建中,南湖区以科技赋能体教融合创新实践,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教育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提升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随着区域层面的『数字化』平台成为智慧教育的“中枢大脑”,南湖区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动态健康档案,汇聚体质测试、日常锻炼等多维度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成个性化健康建议。
未来,南湖区将重磅发布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程,覆盖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围绕“区域科学治理、教师发展提升、教学提质增效、学生全面发展”四大维度,绘制出更为完整的智慧教育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