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狂风暴雨,室内温暖明亮。今年第16号台风“塔巴”于9月8日8时50分在广东江门沿海登陆后,持续向西北方向移动,11时进入江门恩平市境内,全市被笼罩在风圈之中。
同一时间,恩平市横陂镇塘莲村党群服务中心内,村“两委”干部正端着热饭菜快步走进安置点。前一天中午起,40多名养殖户已被安全转移到这里。饭菜很快分发完毕,有人吃着饭看着电视、有人闲聊,安置点里洋溢着温暖。
“党委政府安排得特别周到,吃住都管,村干部很负责,晚上也有人值守!”年过六旬的孙子富和妻子孙秀玉来自浙江丽水,在塘莲村从事水产养殖10多年,早已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每次台风来临,村党群服务中心就成了他们的“避风港”。“我们和村干部都很熟,一有天气预警,他们就安排我们转移。”孙子富说。
塘莲村作为沿海村落,地势低洼,全村拥有咸围养殖场3300多亩,养殖户超30户。每当台风来临,防汛工作便是村里的头等大事。村党支部坚持“防”字为先,依托网格化管理,建立了覆盖养殖户、危房户等涉险人员转移台账。每年汛前,都会清点应急物资、组织转移演练,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降雨量增加,虾或缺氧或随水流失均会造成经济损失,劝养殖户暂时撤离并不容易。”熬了一夜的塘莲村党支部书记何健锋双眼布满血丝,“咸围里是大家辛苦大半年养的南『美白』对虾,价值几百万元,谁都不忍心离开。但经过我们反复沟通,最终大家都理解。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他看来,基层工作最关键的是讲感情、办实事,平时关注群众急难愁盼,关键时刻才能一呼百应。
不少养殖户仍放心不下塘里的虾,想请何健锋“通融”一下回去看看。“就看一眼,很快回来!”“再耐心等等,台风差不多过去了,等全面排查确认安全后,我们立即组织大家返回。”何健锋一边安抚,一边承诺。他的话语贴心可靠,让大家感到“心里暖暖的”。
9月8日20时45分,恩平市解除台风蓝色预警。9日清晨,风雨渐收,咸围养殖区重新忙碌起来。检查增氧机、巡查虾塘、修补设施、统计损失……一切井然有序。
本报记者 许露露 通讯员 陈艺锋 徐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