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乔【MQ-3080D】光合作用测定仪不仅能在实验室受控环境下使用,便携式机型还能适应田间复杂环境,成为连接实验室理论与田间实践的 “桥梁”。
实验室用的测定仪多为台式设计,配备精准的环境控制模块,可精确调节叶室内温度(±0.5℃)、湿度(±3% RH)、CO₂浓度(300-1000μmol/mol)和光照强度,适合开展 “单一变量” 研究。分析 CO₂浓度对小麦光合的影响时发现:CO₂浓度从 400μmol/mol 提升至 800μmol/mol,小麦叶片气孔开放程度降低 30%,光合速率下降 15%—— 高 CO₂浓度抑制气孔张开,减少水汽扩散。该研究为 “大气 CO₂浓度升高对作物水分利用的影响” 提供数据支撑,也为温室 CO₂调控提供参考。
光合作用测定仪
光合作用测定仪注重灵活性与适应性:重量通常在 5kg 以内,配备可充电锂电池(续航 6-8 小时),叶室轻量化设计,可根据叶片大小更换尺寸;无需外接电源,可在田间原位测量,避免环境适应误差。棉花种植田研究中,农技人员用它监测不同生育期的光合速率:苗期光合速率低(0.6-0.8μmol CO₂/m²・s),需控制灌溉防徒长;花铃期达峰值(2.0-2.5μmol CO₂/m²・s),需增加灌溉频率;吐絮期下降(1.0-1.2μmol CO₂/m²・s),可减少灌溉促棉铃成熟。某棉花基地采用该方案后,灌溉水利用率提升 25%,棉花单铃重增加 0.3g,亩产提升 8%。
林业研究中,光合作用测定仪用于高大树木的光合监测。配备可伸缩的叶室支架(最长 6 米),可测量高大乔木中上部叶片的光合速率,探索冠层光合差异。杨树林研究发现:冠层顶部叶片的光合速率(1.8μmol CO₂/m²・s)比下部(1.2μmol CO₂/m²・s)高 50%,因顶部叶片光照充足、风速大,水汽扩散快。这些数据为森林水分平衡研究提供基础,也为林业灌溉管理(干旱时优先灌溉冠层大的树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