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王慧)近日,十堰市太和医院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工作传来喜讯,精准医学研究中心赵亮博士团队研发的医疗人工智能大模型——“素问大模型”以及武当山院区麻醉科手术室柯昌斌教授团队研发的“气味遗传学” 基因治疗技术成功实现转化,共计转化收益339万元。
据了解,“素问大模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医疗知识图谱构建,覆盖辅助诊断、医学文献解析、临床决策支持等多个应用方向,旨在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这一成果得益于国家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的政策支持以及太和医院在科研创新与临床应用融合方面的持续投入。团队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软件著作权多项,此次成功拍卖其中两项核心发明专利和四项软件著作权,经评估和公开拍卖,最终以111万元成交,创下十堰市人工智能领域发明专利知识产权最高交易金额记录。
“气味遗传学”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细胞功能操控的基因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基因工程使特定神经元表达特殊的气味受体,再以吸入气味分子方式操控相关神经元功能,实现对神经细胞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可逆操控。该技术已有严重脑外伤导致持续昏迷患者成功促醒案例,验证了其在重型颅脑损伤、植物状态、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此前该技术已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来生物技术——颠覆性技术项目的资助,目前已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创新团队项目资助,是十堰市基础应用研究领域的突出成果,此次实现成果转化收益228万元。
这两项技术相关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的商业化落地,不仅体现了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价值,也标志着太和医院在“医工交叉”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太和医院方面表示,该交易收益将继续投入到研发中,医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高校、企业等多方合作,深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科研引领医疗进步,打造区域疑难危重症诊疗高地,让尖端医疗真正惠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