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上海傲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医用钳锁合啮合力测试仪核心解析一、核心功能与技术原理- 功能定位
- 该设备专为评估医用钳(如抓取钳、持针钳、剥离钳等)的锁合性能设计,通过量化锁合过程中的啮合力,确保其符合医疗器械安全标准(如YY/T1750—2020,YY/T0940-2014),从而保障手术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测试原理
- 模拟锁合动作:通过机械夹具固定医用钳,模拟实际使用中的锁合状态。
- 力值测量:利用高精度测力传感器(如0.01N分辨率)实时捕捉锁合过程中的力值变化。
- 数据采集与分析:PLC控制系统动态显示加载力值,支持中英文界面切换,并可记录最大拉力值、测试曲线等数据。
- 测量范围与精度测量范围:0~70N(部分型号可达0~80N),覆盖医用钳常规锁合力需求。精度与误差:误差≤±1%,分辨率0.01N,确保测试结果可靠性。位移精度:±1mm/min,保障锁合位置准确性。
- 测试速度与控制测试速度:20mm/min(可调),匹配不同钳型测试需求。控制方式:7英寸『触摸屏』操作,支持公称容量选择、实时拉力显示及机载打印功能。
- 数据存储与输出存储方式:U盘导入电脑或机载存储,便于追溯与分析。输出格式:支持测试曲线、最大拉力值等数据打印或导出。
- 质量控制筛选不合格产品:通过量化锁合啮合力,筛选出锁合不稳、力值超标的钳子,降低手术风险。例如,某医院引入测试仪后,手术钳故障率下降30%,术后并发症减少15%。优化生产工艺:为新型医用钳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如优化钳头结构以提升锁合稳定性。某企业通过测试仪反馈,将持针钳锁合力误差从±5%缩小至±1%,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
- 合规性与认证符合国际标准:设备执行YY/T0940-2014等标准,助力企业通过CE、FDA等认证,拓展海外市场。数据可追溯性:完整记录测试数据,满足监管机构对医疗器械质量追溯的要求。
- 研发与创新材料研究:分析不同摩擦材料的耐磨性,为新型制动器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教学演示:在高校康复工程课程中展示制动器疲劳失效过程,强化学生对机械耐久性设计的理解。
- 操作流程样品准备:选取表面无损伤、尺寸符合标准的医用钳。设备校准:检查传感器、夹具及电源稳定性,确保无超负荷风险。固定样品:将医用钳置于夹具中,调整位置使钳头前端1/3处对准传感器。参数设置:根据钳型选择测力范围、加载速度(如20mm/min)。启动测试:点击开始按钮,仪器自动完成抓取、锁合、测量动作。结果记录:保存最大拉力值、测试曲线,并通过打印机🖨️输出报告。
- 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操作时佩戴防护手套🧤,避免夹具或测试件弹出伤人。设备维护:定期清洁测试台,保持干燥,避免金属屑影响传感器精度;每月进行一次全量程校准,确保设备稳定性。环境要求:工作温度5~40℃,相对湿度45~80%,避免极端环境影响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