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重庆智博会盛大开幕,海光信息在会议上宣布,依托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AI计算开放架构联合实验室”,开放CPU能力,向产业生态伙伴提供直连IP、开放协议及定制化指令集。
这一举措旨在实现与国内AI『芯片』的高效衔接,推动应用顺畅对接与调用,有望进一步助力更多企业加速AI应用落地,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国产AI算力生态。
一、海光信息海光信息是国内基于于X86架构研发国产处理器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覆盖了从低功耗边缘场景到高端『服务器』的全系列需求。
2025年上半年,海光信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大涨45.21%;归母净利润为12.01亿元,同比大涨40.78%。
海光CPU系列产品包括3000、5000和7000三大系列,形成了梯度化的产品矩阵,精准匹配工控领域中的不同负载需求。
二、海光CPU三大系列解析3000系列:定位高性价比稳定场景(如智慧交通、嵌入式设备),主频可达3.0GHz,核心数4~8,坚固性能与环境适应性。
5000系列:面向中端『服务器』,多用于政务、教育领域,提供8~16核心,支持4通道DDR4内存,单路最大可达1TB,以及64路PCIe通道。
7000系列:高端产品线,可支持32核64线程,八通道DDR4内存支持2TB ECC容量;集成了128路PCIe通道,可扩展14个SATA 3.0接口及多网口模块。
三、开放CPU能力的意义海光信息开放CPU能力,意味着产业生态伙伴将能够更深入地利用海光CPU的技术优势,开发出更加符合特定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工控领域,这一举措将允许厂商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指令集,实现与AI『芯片』的高效协作,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智能计算性能。
在国产信创工控机大力发展的当下,解决了传统工控系统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计算瓶颈问题。
四、国产信创工控机机遇在工业智能化与信创国产化双轨并进的浪潮下,海光国产化工控机凭借自主可控的x86架构与高性能算力,正成为多个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设备。
从嵌入式边缘设备到『数据中心』『服务器』,海光CPU系列覆盖了全场景需求,为工控领域注入“中国芯”力量,且原生兼容超3000万『Windows』应用,实现系统无缝迁移,并深度适配银河麒麟、统信UOS等国产系统。
五、海光CPU工控机代表厂商在国产信创工控机领域,东田工控是海光『芯片』的重要合作伙伴,基『于海』光全系『芯片』打造了多样化的工控产品线。
东田工控推出了多款基『于海』光处理器的国产信创工控机,包括搭载海光7000/5000系列处理器的4U机型DT-610X-RH7KMA,支持6个PCIe x16插槽+2TB内存,适用于高端工业场景应用。
紧凑型工控机DT-14502-D3350MA1(1U高度)集成海光3350『芯片』,兼容『Windows』、Linux、国产多种类型操作系统。
双路CPU方案DT-610L-D3350MA搭载双路海光3350处理器,支持32核64线程与512GB内存,配备6个PCIe插槽与550W冗余电源。
六、未来展望海光信息开放CPU能力的决定,将进一步推动国产AI算力生态的建设,为我国智能计算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于像东田工控这样的设备制造商来说,意味着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优化产品设计,研发出更加适合特定场景的工控解决方案,不断优化“硬件+生态+服务”三位一体模式。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信创工控机将在更多关键领域担当重任,为中国智能制造保驾护航。
读完对你有所启发的话,欢迎“点赞转发”,你的肯定就是我更新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