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晶体本身不能震荡,需要搭配额外的振荡电路才能工作;而有源晶振内部集成振荡和输出缓冲,可以直接输出时钟信号。错误的晶振选择或替换,不仅可能导致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还可能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功耗甚至成本。
今天,凯擎小妹就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万用表及其他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准确区分这两类晶振。
万用表测试1. 测试前断电:
如果晶振已焊接在电路板上,请务必在电路断电状态下进行测试,以避免损坏晶振或万用表,并防止板上其他元件的并联阻值干扰测量结果。凯擎小妹也建议将晶振从电路板上拆下,单独进行测试。
2. 测试步骤:
将万用表拨至电阻档位,选择合适的量程(例如 200kΩ、2MΩ 或更高)。分别测量晶振引脚之间的阻值。对于有源晶振,重点测试 Vcc-GND 和 OUT-GND 之间的阻值。
3. 测试结果:
无源晶体的引脚间是完全绝缘的:
- 内部仅有石英晶片,两端是绝缘的。
- 无论测量其任意两个功能引脚之间,万用表都应显示 “OL” / “∞” / “1”(代表无穷大或开路)。不会显示任何有效的阻值。
有源晶振的引脚间有一定的阻值:
- 内部包含复杂的偏置电路、晶体管结构和振荡『芯片』。
- Vcc-GND之间:常能测到几百欧至几千欧的固定阻值。
- OUT脚相对Vcc或GND:由于内部『半导体』(如二极管、晶体管)的存在,可能会因万用表红黑表笔的极性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方向性阻值(即“二极管效应”)。通常会测到几十千欧到几兆欧的阻值,但不会是完全开路。
- 无源晶体: 本身不能震荡,因此上电后输出脚不会有任何时钟信号。它必须依赖微控制器内部的振荡电路或外部独立的振荡电路才能起振。
- 有源晶振: 示波器可以直接捕捉到KOAN有源晶振稳定的时钟信号。
- 无源晶振: 通常与微控制器MCU的XTAL和EXTAL引脚相连,并且旁边会配套连接 2个负载电容。
- 有源晶振: 其输出脚通常直接连接到『芯片』的时钟输入端,一般不需要额外匹配的负载电容,因为其内部已集成振荡和输出缓冲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