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日坛中学操场上,人形智能『机器人』️与学生们一起踢足球。
秋季学期伊始,本市1400余所中小学全面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全市183万余名中小学生全覆盖。
为确保课程落地见效,本市形成“资源支撑、师资赋能、均衡保障”的立体化实施路径,打出一套“组合拳”。其中,课程资源方面,首批覆盖全学段的160套市级课程资源已上线,每套资源包含15分钟左右的核心教学视频、教学指南及活动任务单,通过“视频+工具+任务单”模式满足教师授课、备课及学生自主学习3类场景需求,搭建了AI(人工智能)“课程超市”和“应用超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基础支撑。
首届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正在发挥高端智库的支撑作用。“百千种子计划”暑期实训中,首批130余名骨干教师受训,成为区域和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教学“领头雁”。市、区两级AI教育讲师团近期正深入各区和学校开展巡讲,着力破解教育教学中的堵点难点。针对区域发展差异,本市还全面实施城乡结对计划,组织中心城区、在京高校、科技企业等优质资源,对10个远郊区进行组团式帮扶,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越来越多的资源也被调动起来,在京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开放实验室、体验馆等都为学生搭建起人工智能学习的新平台。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本市将持续优化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反馈迭代更新;开展应用示范校评选和优秀案例推广,形成可复制经验;深化“京娃”系列智能体研发,拓展“AI+教育”应用场景等,以首批课程资源为起点,力争将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打造成全国标杆,真正让数字技术赋能每一位师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