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atidylglycerol(晖瑞生物)
包装规格: 瓶装及mg或g级别
适用范围:仅限科研实验使用
一、化学概念与基本信息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atidylglycerol(DSPG)是一种天然或半合成磷脂类化合物,属于磷脂甘油酯类。其分子由甘油骨架连接两个饱和硬脂酸(C18:0)脂肪酸链以及一个磷酸甘油基团构成。
DSPG是一种典型的双亲分子,具有疏水脂肪酸尾部和亲水磷酸甘油头部。在水中,DSPG能够自组装形成脂质双层、单层膜或脂质囊泡。它常用于生物膜模拟、脂质体制备以及纳米颗粒载体设计。
物理状态上,DSPG通常为白色粉末或蜡状固体,难溶于水,但能在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中溶解。
二、分子结构与特性
DSPG的分子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 疏水尾部:两个C18:0饱和脂肪酸链提供较强的疏水性,使脂质分子在水中形成稳定的双层结构,增加膜的刚性和热稳定性。
- 亲水头部:磷酸甘油基团极性较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促进『水合作用』和界面稳定性。
- 双亲性质:疏水尾与亲水头的组合使DSPG在水相中形成胶束、脂质囊泡或双层膜,有利于分子包封和界面功能化。
- 分子对称性:饱和脂肪酸链结构规整,能够形成紧密的分子排列,增加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
这种结构使DSPG在膜模型、脂质体以及生物仿生材料中有重要作用。
三、物理化学性能
- 相行为:DSPG具有较高的相变温度(Tm约为55°C),在室温下通常呈凝胶相,适合构建稳定脂质膜。
- 溶解性:DSPG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良好,但在水中难以单独溶解,需要通过超声或与其他助溶剂混合形成分散体。
- 膜形成能力:能够在水相或有机相中自组装形成脂质双层、脂质体或薄膜,为药物载体和膜模型提供基础。
- 化学稳定性:在中性和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但在强酸、强碱或高温环境下,磷脂酯键可能水解。
- 生物相容性:DSPG结构与天然磷脂相似,在体内具有良好相容性,可用于制备生物医用脂质体和膜系统。
四、应用领域
DSPG的双亲结构和膜形成特性使其在多种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 脂质体与药物载体
- DSPG常用于制备脂质体、纳米囊泡或脂质混合膜,用于包封水溶性和疏水性药物。其饱和脂肪酸链提供膜稳定性,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 膜模型研究
- DSPG用于模拟天然生物膜,研究膜蛋白嵌入、分子扩散和膜力学性能。饱和链结构有利于形成高致密度膜,用于生物物理实验。
- 表面改性与仿生材料
- DSPG可用于材料表面改性,形成稳定脂质层,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润滑性。
- 纳米颗粒和脂质基纳米系统
- DSPG在纳米颗粒表面作为辅助磷脂,可改善载体的稳定性和『水合作用』,使其适用于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和基因载体。
五、发展趋势
未来DSPG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方向包括:
- 多功能脂质体设计
- 通过与其他磷脂或聚合物共组装,实现同时具备稳定性、靶向性和控制释放功能的脂质载体。
- 仿生膜系统优化
- 利用其高相变温度和分子规整性,开发用于膜蛋白研究、仿生细胞膜和膜感应器的高稳定膜系统。
- 纳米生物界面应用
- DSPG在纳米颗粒或复合材料表面应用,可改善生物相容性和循环稳定性,为药物递送和生物传感提供支持。
- 联合应用
- 与其他脂质或聚合物组合,实现功能化膜和纳米结构在医学、分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交叉应用。
六、总结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atidylglycerol(DSPG)是一种具有双亲特性的饱和磷脂分子,疏水尾部稳定,亲水头部可形成水化层。其物理化学特性使其适用于脂质体、膜模型、表面改性和纳米载体等领域。随着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DSPG将在仿生材料、药物递送和膜科学研究中发挥持续作用。
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atidylglycerol
物理形态: 可根据需求提供固体、粉末或溶液形式
储存条件: 建议冷藏保存,以维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推荐试剂: DSPE-PEG2000-triGalNAc ammonium LNP Lipid-7 Phosphatidylcholines, egg,CAS: 97281-44-2 L319,CAS: 1351586-50-9 1-Palmitoyl-2-oleoyl-sn-glycero-3-phosphate Cholesterol-PEG-Thiol (MW 3400)
备注: 信息整理 / 编辑: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