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名:(Rac)-POPC(齐岳生物)
包装规格: 瓶装及mg或g级别
适用范围:仅限科研实验使用
物理形态: 可根据需求提供固体、粉末或溶液形式
储存条件: 建议冷藏保存,以维持产品的稳定性和活性
(Rac)-POPC,全称 (Rac)-1-palmitoyl-2-ole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是一种常用的磷脂分子,属于磷脂酰胆碱类(PC)脂质。其分子特点是含有一个饱和棕榈酸链(C16:0)和一个不饱和油酸链(C18:1),以外消旋(Racemic, Rac)形式存在。该分子在脂质体构建、膜模型研究以及纳米载体制备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一、分子结构特性
(Rac)-POPC 分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 疏水尾基:分子含有一条饱和棕榈酸链和一条不饱和油酸链,形成双尾结构。饱和链提供膜的稳定性,不饱和链赋予膜流动性,使脂质双层在液晶状态下保持适度柔性。
- 甘油骨架:甘油作为连接平台,将尾基与头基连接,维持分子结构的空间稳定性和整体形态。
- 磷酰胆碱头基:头基为亲水磷酰胆碱,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兼容性,有助于脂质体在水相中的分散及与水相分子相互作用。
外消旋形式的存在意味着分子在立体化学上包含R和S两种异构体,但在实验应用中通常不会对膜性能造成显著差异。
二、物理化学特性
- 自组装特性:(Rac)-POPC 能在水溶液中自发形成脂质双层结构或脂质体。其液晶相温度(Tm)约为-2℃,在室温下处于液晶流动状态,有利于分子重排和脂质体形成均一颗粒。
- 膜流动性与稳定性:双尾结构使膜在保持整体稳定性的同时具备适度柔性。饱和链为膜提供机械强度,不饱和链通过双键引入“弯曲”,提高膜的流动性和渗透性。
- 生物相容性:磷酰胆碱头基为天然细胞膜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减少细胞毒性和非特异性相互作用。
- 分散性:在水溶液中,(Rac)-POPC 形成的脂质体可保持均一颗粒尺寸,适合后续药物或分子递送实验。
三、主要应用方向
- 脂质体制备:(Rac)-POPC 是构建脂质体的常用磷脂,单独或与其他磷脂混合可形成多种脂质体类型,用于包载小分子药物、蛋白质或核酸。
- 膜模型研究:用于构建磷脂双层膜模型,用以研究膜蛋白嵌入、膜流动性、膜厚度及分子扩散机制。其液晶流动状态在模拟生物膜环境中具有优势。
- 纳米颗粒修饰:可与其他功能性脂质(如PEG化脂质或糖修饰脂质)混合,构建具有表面修饰功能的纳米载体,提高颗粒稳定性和靶向性。
- 基础研究与模拟实验:由于其良好的自组装性和流动性,(Rac)-POPC 被广泛用于膜动力学、脂质相行为、纳米材料相互作用及药物递送机制等基础研究实验。
四、实验操作建议
- 溶解与储备:建议将 (Rac)-POPC 溶解于氯仿、甲醇或混合有机溶剂中制备储备液,并在-20℃避光保存。
- 脂质体制备:常用薄膜水化法、超声法或挤出法制备脂质体,通过调节水化条件、温度及机械处理获得均一颗粒。
- 混合比例调控:在多组分脂质体系中,(Rac)-POPC 常与胆固醇、功能性脂质或PEG化脂质混合,以调节膜流动性、稳定性及表面特性。
- 储存条件:低温避光保存,可延长脂质体或膜制备物的使用寿命,避免反复冻融引起颗粒聚集。
五、总结
(Rac)-POPC 作为一种常用磷脂分子,以其双尾结构和磷酰胆碱头基在脂质体、膜模型和纳米载体构建中展现良好性能。其液晶状态下的膜流动性、生物相容性和自组装能力,使其成为膜生物学研究、递送系统开发及基础科学实验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组合和操作,可实现脂质体系的稳定性、功能性和实验可控性。
(Rac)-POPC
推荐试剂: 甲氧基聚乙二醇对硝基苯酚碳酸酯 DSPE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 DSPE药用辅料 DOPE-PEG-Azide;DOPE-PEG-Azide, MW 1,000,2000 3400 5000 Palmitelaidic Acid 6-Oxohexyl 2-hexyldecanoate, 80% (ELSD) DPPE-PEG3000
备注: 信息整理 / 编辑: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