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音频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变声技术支持
管理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是:你认认真真交代了任务,可下属交上来的结果,总是不达预期。
你明明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结果对方做出来的东西却南辕北辙;你明明觉得任务不难,但下属拖拖拉拉、漏洞百出。
久而久之,很多管理者会感到愤怒、无力,甚至开始怀疑下属的能力。
但事实往往不是下属“不行”,很有可能是你布置任务的时候出了问题。
下属工作不达预期的深层原因
下属工作总是达不到预期,常常离不开这四个原因。
1.任务目标不合理
很多管理者布置任务时,只是随口一说,既没有考虑下属的实际能力,也没有评估资源条件。
目标不是过于理想化,就是模棱两可。
比如,你让一个刚入职两个月的新人,独立完成一个跨部门协调的大项目。
他缺乏经验、人脉、资源,却被要求拿到完美的结果。这就像让一个刚学游泳的人,直接跳进深海一样——根本不现实。
另一方面,如果目标模糊,比如“做好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下属完全不知道什么才算“做好”,又该怎样衡量“提升”。
没有量化标准,目标自然很难达成。
2.沟通不到位
很多任务失败,并不是因为下属不用心,而是因为“理解错了”。
当你布置任务时,如果只是含糊地下达一句“做个总结”“做个策划”,下属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去执行。结果往往偏离方向,甚至完全跑题。
沟通不到位,就像是给了导航却没说目的地,走到哪算哪,最后注定不达预期。
3.下属状态不对
再好的目标,如果下属心态不对,也很难有结果。
很多下属之所以对任务不上心,并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理解任务的意义。
他觉得这是“为老板干”的,而不是“为自己干”的,于是缺乏投入感和责任感。
没有使命感的任务,注定无法激发最大的执行力。
4.没有过程管理,也没有资源支持
管理者常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布置任务后,就放任不管。等到最后交付那一天,才发现完全达不到预期。
下属在过程中遇到问题,却得不到辅导和支持,资源不足、人手不够、卡点频出。
没有过程管理,就等于没有及时反馈和纠偏。
所以,下属不达预期,并不一定是执行力的问题,而是因为目标、沟通、状态和支持,都存在问题。
如何正确布置工作,让下属高效执行?
很多人以为布置工作就是一句话的事,其实这恰恰是决定执行力的关键环节。
布置清楚,下属才能方向明确;布置得当,下属才会有动力和底气去完成。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5点。
1.传达需求,准确具体
下属执行不到位,很可能是你没有把需求说清楚。
比如,你说:“做一份总结报告交给我。”
一周后,下属交上来一份“个人工作总结”,但你其实想要的是“部门整体工作总结”。
这时候,很多管理者会火冒三丈:“这点事都办不好!”
可问题恰恰出在你身上,如果你不说清楚,下属满头雾水,全靠猜,他大概率是执行不到位的。
所以布置任务的第一环,一定不能出错。
你在布置任务的时候,要准确、具体,你要交代清楚任务的背景、目标、内容和重心。
比如:“这份总结报告,是部门季度总结,要体现三部分内容:业务完成情况、存在问题、下季度规划,下周三上午交到我这里。”
说清楚了,别人才能做到你的心里去。
2.探讨目的,赋予意义
人不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全力以赴,人只会为了意义而拼尽全力。
如果你只是冷冰冰地布置任务,下属只会机械执行。
但如果你告诉他,这个任务背后的价值,对团队的意义、对战略的支撑、对个人的价值,他的心态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你让下属做客户满意度调查时,可以这样说:“这项调查是为了找到我们服务的短板。你去和客户深聊,也能锻炼你和客户沟通的能力,为你未来做客户经理打下基础。”
当任务和个人成长挂钩,下属才会心甘情愿,甚至主动加码。
当人看到的是意义,他就会做超越职责的事。
3.合理授权,提供支持
执行力的前提,是让下属敢于放开手脚。
但很多团队中,员工不敢干,因为权限模糊,责任边界不清晰。
他担心越权、担心扛责,于是只敢缩手缩脚。
所以,作为管理者,你要明确告诉下属:哪些事情可以全权负责,哪些事情必须请示,哪些资源可以调用。
同时,你要提供必要的支持:遇到困难时,你要辅导;资源不足时,你要协调。
没有授权,就没有责任感;没有支持,就没有战斗力。
4.倾听意见,达成共识
布置任务,不是单向压下去,而是要双向共识。
80%的执行力问题,根源在态度。如果下属心里抵触,即使嘴上答应,执行也会打折扣。
你要倾听他的意见,了解他对任务的看法,听听他的困难和需求。尤其在长期、复杂的任务上,这一点尤为重要。
比如,一个项目周期长、难度大,下属可能担心时间不够、资源不足。作为管理者,你要通过倾听来发现这些隐患,并适时调整。
当下属感受到被尊重,他才会真正认同目标,把它当成自己的任务。这时候,他的执行才会更主动。
5.强化过程管理
布置完任务,千万不能当甩手掌柜,你一定要做好过程管理,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
这包括:
关键节点检查:把大目标拆解为小阶段,每个阶段设里程碑,及时跟进。
及时反馈纠偏:发现偏差,立刻纠正,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才发现问题。
阶段性激励:每个小成果都要有正向反馈,形成持续的驱动力。
管理的核心,就是让过程可控,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最后的奇迹”。
最后总结一下,为什么布置任务总是不达预期?原因无外乎四点:目标不合理、沟通不到位、状态不对、缺乏过程管理。所以,你一定要学会科学布置任务,做到五点:传达需求,准确具体;探讨目的,赋予意义;合理授权,提供支持;倾听意见,达成共识;强化过程管理。
“
TDL很重要,那么该如何用TDL深度思考,做好时间管理?
如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管理效率?
管理者如何深度思考,抓住问题的本质?
你又该如何选人用人?
如何进行复盘,辅导员工拿到绩效?
不追过程,就拿不到结果,那么该如何追?
又该如何打造团队文化?
……
以上内容你都可以在《 》中找到答案。想提高你的管理技能,驱动团队拿到结果,让业绩看得见,,立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