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已落幕,iPhone 17 系列正式亮相。其中备受关注的 iPhone 17 Pro 系列,首次引入 VC 均热板技术,成为新机最大亮点之一。
一直以来,苹果为追求极致工业设计,将 iPhone 内部布局做得极为紧凑,散热主要依赖传统石墨片和金属外壳的被动散热方式。这导致 iPhone 散热口碑不佳,尤其在玩大型游戏等复杂场景中,手机容易发烫、出现 CPU 降频等性能下降问题。
反观『安卓』旗舰机,早已广泛采用主流的 VC 均热板技术,散热表现明显优于 iPhone。
再见石墨烯,iPhone 迎来 VC 时代
今年,苹果首次为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配备 VC 均热板散热技术,让这两款机型的散热表现达到 iPhone 史上最强水平。
VC 均热板(Vapor Chamber)是一种高效散热技术,核心原理是在密封金属腔体内注入少量去离子水。当设备运行游戏、视频渲染等高负载任务时,腔内液体受热汽化并扩散到腔体表面,冷凝释放热量后重新变回液体,形成循环实现持续散热。
相比传统石墨烯散热片,VC 均热板散热更快、更均匀,散热效率提升高达 300%,能有效避免手机内部局部过热,大幅减少『芯片』降频情况,既提升设备持续性能,对续航也有积极作用。
iPhone 17 Pro,VC 散热太强了
尽管 iPhone 17 Pro 系列应用 VC 散热技术的时间明显晚于『安卓』旗舰机,但苹果首次使用就加入了不少改进与创新设计,主要包括:
覆盖范围广:VC 均热板几乎覆盖主板及核心组件区域,包括 A19 Pro 『芯片』和影像处理模块,确保关键部件散热效果。
材料升级:iPhone 17 Pro 系列的金属中框从钛金属降级为铝合金,虽引发热议,但铝合金导热系数是钛合金的 20 倍,从散热角度显著增强了散热能力。
工艺创新:据外媒报道,苹果在 VC 均热板工艺上有突破,将密封焊点缩至头发丝粗细,既能防止水蒸气泄漏,又能加快冷凝液回流。据悉,这套工艺良率仅 58%,比友商水准更高。
其他改进:采用全新金属一体化机身设计,背面由铝合金与玻璃拼接而成(不再是全玻璃后盖);新一代 A19 Pro 『芯片』采用第三代 3nm 工艺,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 5%-10%,多重改进进一步优化了散热表现。
苹果官方表示,iPhone 17 Pro 搭载的第三代 3 纳米 A19 Pro 『芯片』,配合蒸发冷却技术与热锻铝金属一体成型机身,实现了性能、电池容量与耐用性的全面提升。这让它在高强度图形任务、庞大媒体文件处理中表现出色,成为 “最强 iPhone” 的关键支撑。
实测数据也印证了 VC 散热的效果,在高负载场景下,iPhone 17 Pro 系列的 VC 均热板可使机身温度降低约 30%,显著改善『芯片』性能的持续输出。
连续运行《原神》30 分钟后,iPhone 17 Pro Max 背面最高温度比上一代低 7.3℃,帧率稳定;且『芯片』温度每降低 1℃,寿命可延长 100 小时。
A19 Pro 『芯片』在持续高负载下,温度能稳定在 30-35℃,较前代降低 14%-17%,游戏帧率稳定性提升 22%。
苹果 CEO 库克日前在采访中更是表示,iPhone 17 Pro 系列首发的 VC 液冷均热板技术,是苹果专属的发明与创新,“或许只有苹果能做到”,对这项技术评价极高。
总的来说,iPhone 17 Pro 系列首次引入 VC 均热板技术,并搭配多项改进与创新,标志着苹果在散热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它不仅提升了 iPhone 17 Pro/Max 的性能,更重新定义了其在游戏、视频创作、AI 任务等高负载场景下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