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季 铖
车来车往的路口,人形『机器人』️站在路中间指挥车辆疏导交通;降下车窗,人形『机器人』️上前举起酒精吹气检测仪;开进车管所,人形『机器人』️拉开车门,探头进来检查车辆……这些看似有些科幻的画面,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现实场景。
9月12日,位于南京高新区的多伦科技与来自深圳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头部企业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各自在场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共同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公安执法、交通管理、商业零售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商业化进程。签约现场,双方达成框架性采购合作意向,根据项目进展和市场需求,未来3年内将采购预计不低于2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用于重点领域的场景落地。
多伦科技作为深耕大交通领域30年的上市企业,业务已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围绕“AI+交通”在智慧车管、智慧驾培、智慧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场景经验与市场资源。众擎『机器人』️则凭借其顶尖的研发团队和全栈自研的技术能力,已成为国内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重要新兴力量,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具身智能和运动控制算法等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
本次合作是『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与尖端『机器人』️技术企业的一次“双剑合璧”,双方未来将展开深度合作。“我们将围绕场景导向进行产品开发,让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更多现实场景里实现功能落地。”多伦科技技术研究院院长张铁监说,针对公安、交通、新零售等领域的实际需求,他们将开发包括智能导办『机器人』️、交通安全劝导『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机场安检『机器人』️、智能移动零售『机器人』️等在内的系列产品,“目前正在研发的『机器人』️将会应用到车管所的车辆检查、业务导办,以及帮助交警进行道路的交通指挥、酒驾检查等方面。”
记者走进多伦科技的『机器人』️协同创新研究院,众擎『机器人』️推出的全开放通用人形『机器人』️PM01正灵活走动,且还能欢快地跳起街舞。“经过训练,PM01就可以胜任车辆检查、交通指挥等工作。”众擎『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市场总经理姚淇元说,将与多伦科技进行技术协同与融合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我们双方的技术团队已经在一起开展工作了,查验『机器人』️最快今年底就可以投入市场。”“导办人形『机器人』️与交通疏导『机器人』️的原型机也将于今年底完成研发出样。”张铁监说。
“众擎与多伦科技的合作,不是简单的‘技术+市场’叠加,而是‘创新能力+场景资源’的深度融合。”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说,此次合作将为『机器人』️技术在公共安全、智慧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树立新标杆。
“本次合作是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人工智能+制造’和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号召的具体实践。通过行业场景与前沿『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有效加速『机器人』️技术在特定垂直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进程,为行业发展提供新范式。”多伦科技董事长章安强说,“作为一家深耕交通行业30余年的企业,我们在『机器人』️领域还是一名‘新兵’,但我们会满怀激情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