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交运设备-汽车行业:下一阶段人形『机器人』️如何投资?
报告共计:26页
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本报告由国联民生证券汽车研究团队于2025年9月11日发布,聚焦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从行情复盘、行业背景、产业进展、轮动特征等多方面展开分析。
从行情复盘看,以申万汽零指数为参考,人形『机器人』️相关行情分三阶段:2024年9月-2025年2月,指数涨幅44.6%,PE(TTM)从21倍升至30倍,龙头公司上涨推动『机器人』️主题获市场认可;2025年3月-5月,指数下跌3%,PE调整,受中美关税和汽车板块反内卷影响;2025年5月-6月,指数窄幅震荡,龙头涨势弱但产业酝酿新趋势。且『机器人』️主题涉及个股广,187家成分股中,2024年8月31日-2025年7月31日,多只个股涨幅超200%,上纬新材涨幅超10倍。
行业背景方面,『机器人』️主题主要成分股来自汽车零部件行业。2022年8月-2024年8月,该板块PE从50倍降至21倍,估值消化充分,2025年『机器人』️成为其新方向,打开成长空间。从产业生命周期,依Gartner成长曲线,智能『机器人』️2023年处概念快速发展阶段,2024年进入预期下降阶段,2025年及后续有望快速进入量产期。市场策略上,经济一般但流动性充裕时,主题投资优势凸显,小微盘、人工智能等成长类资产表现较好。
机构持仓上,2024年Q3起基金对人形『机器人』️赛道持仓持续提升,2024Q4持仓占比2.52%,2025Q1突破关键点位,机构是2025年该板块重要增量资金来源。轮动特征呈现“龙头白马-二线-小盘”路径,不同市值公司启动、上升及调整时间有差异。大盘股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2024年8月底启动,2025年2月后调整;中盘股主升阶段稍晚,估值有比价效应;小盘股上涨更依赖与『机器人』️客户合作进展,回调幅度受进展影响。
产业进展上,海内外大厂如特斯拉、美团、小鹏等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从硬件看,『机器人』️含控制、驱动执行、传感三大模块,『英伟达』和特斯拉分别在“大脑”(智能决策)和“肢体活动”(执行驱动)方面助力突破。产业链选择聚焦价值量大、有技术难点且国内厂商可介入的领域,如减速器、丝杠、传感器、电机等。应用端,硬件降成本节奏确定,2026年Optimus有望量产,软件应用场景待进一步拓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