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我国脑科学与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报告共计:23页
我国脑科学与脑机接口行业发展现状及建议总结
脑科学与脑机接口(BCI)技术融合多学科,是全球科技竞争战略高地。我国在该领域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持续突破,形成“材料 - 设备 - 应用”产业链雏形,但也面临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技术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需多措并举推动产业发展。
脑科学以脑机接口为核心技术,通过电极采集并解码大脑神经信号,构建“大脑 - 机器”双向通道,按信号采集方式分为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三类,相比传统神经科学研究和智能穿戴设备,在交互性、控制能力、响应速度等方面更具优势。其发展对我国突破技术封锁、培育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能带动多产业链发展,还可助力解决医疗健康、认知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大问题。
全球主要国家均加大政策支持,我国也将其列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及后续多地出台政策,明确发展目标与重点。该行业技术密集、多学科融合、高投入、依赖大数据且面临严格伦理审查。
市场规模方面,全球与我国均呈快速增长趋势,重点区域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待提升,中游企业参与度较高,下游以医疗应用为主,大规模商业化尚远。上市公司整体毛利率高,但存在盈利分化、研发投入高、政策依赖性强等情况。技术、应用、产业融合及全球竞合均呈现特定发展趋势。
金融支持方面,投融资活跃度提升,银行创新服务模式,但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持结构性失衡、跨境金融服务滞后等问题。
为推动行业发展,建议从多方面着手:强化技术创新,加大财政倾斜并促进产学研融合;优化人才培养,设置交叉学科并推动企业参与;完善金融支持,设立长线基金、优化上市渠道及创新银行服务;健全监管标准,完善伦理框架与数据隐私规则;拓展应用场景,挖掘潜在领域并开展示范项目;加强国际合作,参与科研合作与产业交流,提升产业竞争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