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联积电子(贵州)有限公司新设备启用。(企业供图)
贵州翰瑞电子有限公司新设备“上岗”。 秦声 摄
秦声
晨光初露,联积电子(贵州)有限公司万级无尘车间内,新建的两条全自动EPD模组生产线高速运转。薄如蝉翼的电子纸基材在精密辊轴间穿梭,纳米级电子墨水在基板上精准附着。
“全自动产线仅需15人即可实现月产60万片。”联积电子(贵州)有限公司制造部副总经理江忠熹轻点控制屏,生产数据瀑布般流淌。
随着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落地及《贵州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实施,联积电子(贵州)有限公司更新的两条中大尺寸『智能设备』产线,MES智能管控全线贯通——从闭环纯水循环清洗机到激光赋码贴标机,贵州电子纸产业正以硬核科技跻身全球智能制造供应链核心圈。
当前,贵州以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为纲领,瞄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的目标,一场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发的产业变革浪潮正在黔贵大地澎湃涌动。
在安顺市乾辰谷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众多老式三层绝缘线挤出机已贴上红色“退役”标识。取而代之的16台新设备正吞吐着细如发丝的铜线,绝缘涂层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均匀包裹导体。
“旧设备老化严重,生产的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安顺市乾辰谷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才吉平指着新投产的生产线介绍,“引进新的智能挤出机后,不仅精度达千分之一毫米,还能自动调节温度压力,同时满足了『数字化』建设的需求,良品率也大幅提升。”
这份突破背后,是贵州对产业短板的精准攻坚。《贵州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高端设备升级列为首要任务:在『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鼓励企业升级为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针对传统行业,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
“此轮我们淘汰的是电子产品生产SMT段、组包装段老旧、超长服役设备。”贵州翰瑞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江说,“目前,我们整个生产及管理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化。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年产1600万片主板、700万台整机。”
“37号机温度传感器异常!”联积电子(贵州)有限公司智能看板发出告警,MES系统瞬间锁定某批次产品色差超标。『工程师』轻点屏幕,远程校准参数——这场过去需停工2小时的人工排查,如今2分钟内悄然化解。
联积电子(贵州)有限公司投资1.97亿元构建软硬一体智能体系:自动光学检测设备替代人工目检,漏检率降至0.01%;全线795台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传输工艺参数;MES系统记录每片电子纸质量特征值,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
在安顺市乾辰谷材科技有限公司中央控制室,大屏幕实时跳动着69台微拉机的电流、张力数据。“每台设备都安装了工业传感器,一旦监测到断线风险,系统自动降速补偿。”才吉平演示着物联网平台。而在贵州翰瑞电子有限公司智能仓库,AGV小车沿着磁条轨迹穿梭,将元器件精准送达生产线——这条耗资2200万元改造的SMT产线,通过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减轻了15%的资金压力,使企业敢于投入智能化改造。
直径1.2米的真空腔体在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无尘车间内泛着冷冽青光,『工程师』正手持激光校准仪精准调校六靶位磁控溅射系统——作为贵安新区2024年重点引进的工业项目,金迈克(贵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端PVD镀膜生产线设备调试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家刚从广东深圳产线迁移至贵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仅半年便快速推进产线改扩建设,预计下月正式试产华为智能手表等产品的镀膜部件。
此次,金迈克(贵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92亿元实施工业设备更新改造,较深圳原厂产线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六靶位非平衡磁场设计使单炉装载量提升至1.2万个精密零件,装炉效率达原设备2.5倍;双扩散泵协同抽气系统将真空抽取时间压缩至12分钟以内,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5%;智能反应气体反馈系统将膜厚波动控制在0.02微米以内,镀膜均匀性提升至92%。
金迈克(贵州)项目协调负责人张生表示,新产线将首次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虚拟调试,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预演上百种生产场景,将设备安装周期缩短40%,一次调试通过率达100%。更新改造后的设备不仅满足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更具备满足航空级以及军工零部件涂层加工能力。
金迈克分三期改扩建700余台(套)设备,纳米涂层技术已跻身国际前沿;乾辰谷材投入4200万元升级生产线,绝缘线产能提升40%;翰瑞电子获330万元国债支持,SMT贴片精度达0.02毫米;联积电子建成工业4.0标准电子纸产线,生产周期缩短50%……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37.5%,贵州正以工业设备更新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为双引擎,扎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