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郑弋 通讯员 姚健)近日,高邮市司法局积极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人民调解资源,与临泽镇联合成立首家“AI+”解纷工作室。
他们制定出台关于“AI+”解纷工作室《建设方案》,明确以AI模型为技术支撑,通过深度学习法律法规和纠纷数据,重点打造案情分析、风险预警、赔偿计算、法律核验、类案检索、处置建议六大辅助功能,推动基层解纷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转型。工作中,他们创新推出“智定(案情录入)-智析(案情分析)-智警(风险预警)-智通(沟通方式)-智解(公平公正)”的“五智”全流程工作模式,支持当事双方共同参与AI解纷的案情录入、案情分析等环节,切实增强人民调解工作的透明性与公信力。
参照标准化调解室建设要求,临泽镇为“AI+”解纷工作室配备了独立的办公用房,建立健全包括“AI+”调解的受理范围、工作程序、当事人权利义务等日常工作制度。在环境布置上,突出“智能解,和为贵”主题,落实工作室介绍、解纷示意图、人民调解logo、特色名称标识及“五智”工作模式“五上墙”,有效营造友好和解氛围。在人员配备上,邀请扬州市调解协会理事、临泽司法所原所长周根玉担任“AI+”解纷工作室的负责人,将丰富的基层调解经验与AI模型的精准高效相结合,避免了“机械正义”的局限性。
建立分类处理与人机协同运行机制,根据纠纷的类型,差异化配置资源。对事实清晰、争议较小的常见纠纷和政策咨询类诉求,依托AI模型抓取矛盾核心要素,生成标准化的调解建议或政策解读方案,实现“简案快办”。对涉及多方利益、需要情感沟通,或初步调解未能成功的相对复杂纠纷,启动“智能研判+人工调解”协同模式——AI模型负责梳理纠纷脉络、围绕核心争议点提供专业建议;调解员则结合现场情况,灵活调整策略进行沟通化解,通过二者优势互补,显著提升调解效率。截至目前,该机制已在处理口头协议、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等纠纷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辅助认定事实、划分责任、生成赔偿参考,提供专业实用的调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