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智能化”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课题。然而,对于重资产、长链条的门窗行业而言,智能化转型绝非简单的功能叠加。它考验着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对核心技术的整合能力,以及对产业链协同的远见卓识。作为国内高端定制门窗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成都麒林门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麒林门窗”)近年来从深耕多年的“匠心”基底出发,向“创新”高地迈进,其构建“智能门窗生态圈”的探索路径,为观察传统制造业的智能转型提供了一个颇具价值的样本。
匠心筑基:解决真实痛点,而非追逐概念
走进麒林门窗位于成都的生产基地,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对传统工艺细节的极致把控。这种对“匠心”的坚持,正是其智能转型的起点。
“智能化的前提,是产品本身的可靠性和对用户核心需求的满足。”麒林门窗创始人、总经理覃顺洪强调。他指出,门窗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其基本属性——安全、密封、隔音、保温——永远是基石。
正是基于对“基本功”的扎实打磨,麒林团队在2022年前后敏锐地捕捉到市场需求的微妙变化。“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门窗的物理性能。‘离家后窗户是否关好?’‘暴雨突至家里无人怎么办?’这些伴随现代生活节奏产生的焦虑,成为新的痛点。”覃顺洪分析道。
市场调研显示,部分早期智能门窗产品因功能不实用、稳定性差、与家居生态割裂而备受诟病。麒林意识到,真正的智能化,必须根植于解决用户的真实焦虑,并确保其作为门窗基础功能的绝对可靠。这远非一蹴而就,需要系统性的布局。
创新破局:为何选择“生态圈”模式?
明确了方向,如何实现?覃顺洪坦言,智能门窗涉及型材结构、五金承重、密封工艺、电机驱动、传感器感知、软件控制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壁垒高,且高度依赖各环节的精密配合。“单个企业,即使是头部企业,也很难在所有这些领域都做到顶尖,更难以确保不同来源的核心部件在长期使用中的完美兼容性和系统稳定性。”
因此,麒林门窗选择了一条更具开放性、也更考验资源整合能力的道路——打造“麒林智能门窗生态圈”。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整合产业链的顶尖资源,共同定义标准,协同研发,实现品质一体化。
强强联合,锁定硬件基石:覃顺洪介绍,生态圈首先汇聚了关键硬件的头部合作伙伴。例如,玻璃选用台玻、信义等企业的原片,确保通透性与安全性;密封材料与海达橡塑等专家深度合作,保障长期的气密水密性能;五金件则严格甄选国际一线品牌,为智能开合提供稳定可靠的物理支撑。“这些合作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基于共同的质量目标和技术参数,进行定制化开发。”覃顺洪强调。
技术协同,攻克核心难点:智能功能的实现是另一大挑战。麒林选择了与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深厚积累的技术伙伴进行深度绑定,如成为“华为鸿蒙智选合作伙伴”的易慧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覃顺洪举例说明,“比如风雨自动感应关窗功能,要达到毫秒级响应和99.9%的准确率,需要传感器精度、环境抗干扰算法、机械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三者完美匹配。这需要双方反复测试优化。”这种深度的技术协同,确保了智能功能的流畅性和可靠性,避免了“拼凑式智能”的弊端。
品质一体化:建立信任闭环:“生态圈”模式更深层的价值在于构建了统一的质量标准和责任体系。从原材料的入厂检验,到核心部件的性能测试,再到整窗的出厂前极端环境模拟测试(如万次启闭、暴雨级喷淋、高低温循环等),所有环节都遵循生态圈伙伴共同认可的高标准,并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这确保了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麒林智+’智能门窗,其卓越性能和稳定体验是原生级的,源于整个生态链的合力保障。”覃顺洪表示。
价值落地:消费者获得了什么?
麒林耗费数年构建生态圈的努力,最终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其价值体现在几个关键维度:
真正的便捷与安心:生态圈协同确保了“麒林智+”的核心功能(远程控制、风雨感应关窗、语音交互)能够精准解决用户痛点且运行可靠。用户不再因忘记关窗而焦虑,不再担心暴雨突袭家中无人,生活因智能而更加从容。
超预期的品质保障:源于顶级供应链的品质基础,叠加生态圈协同优化带来的系统稳定性,使得产品本身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配合麒林原有的“盾甲精工服务体系”(如整窗10年质保、五金终身维护)和由平安保险等提供的产品责任险,消费者获得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保障承诺。
无缝融入未来生活:通过与鸿蒙智选等开放平台的深度开发合作,“麒林智+”能够更好地融入用户已有的或未来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实现场景联动(如离家模式自动关窗),避免了成为“数据孤岛”,保护了消费者的长期投资价值。
未来启示:从“生态圈”到行业新范式
麒林门窗打造智能门窗生态圈的实践,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出了一款成功的产品。覃顺洪展望未来时表示,生态圈是开放和动态的,将持续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共同探索更前沿的方向,如环境感知(温湿度、空气质量)、智能遮阳联动、节能优化等。
更重要的是,麒林的探索为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思路: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深耕“匠心”,确保基础价值;在需要突破的“创新”领域,以开放的心态构建“生态圈”,整合全球最优资源,通过深度协同实现技术突破和品质跃升,最终将价值精准传递给用户。这或许比单纯的技术竞赛,更能代表“中国智造”在复杂产业链领域的发展方向——以用户价值为中心,以开放协作创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