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9月16日,天津市化工职工职业病防治院(以下简称“化工职防院”)与泰达城发集团共建的AI智能中医门诊正式揭牌启用。这也是本市首家在基层医院全面实践落地的“传统中医+现代科技”融合的健康服务新载体。
通过机器采集舌面信息,通过脉诊仪精确取到脉诊信息……记者在中医智能馆里看到,一批用于中医检测和治疗的智能硬件打造了一套“智能中医全息体检”。
前来就诊的市民借助中医四诊仪、人体成分分析仪,将舌象、脉象、体质转化为量化数据,生成直观健康报告,为诊疗提供精准数据基线;AI辅助诊疗系统化身医生“最强大脑”,整合海量中医案例与职业人群健康数据,推送辨证方向与调理建议,单例诊疗时间缩短约30%,提升诊疗效率与准确性;医生结合AI辨证开具处方,系统同步生成“饮食、运动、作息、情志、『节气养生』”建议,适配体质与职业特点,覆盖全场景健康管理……天津市化工职工职业病防治院中医科医生张璇告诉记者,区别于传统的中医问诊模式,AI智能中医门诊将科技与中医相结合,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提供相关数据,再结合医生的脉诊,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诊疗。
“以前看中医靠经验,现在有了数据支撑,连不同节气该怎么调理都讲得很清楚,健康管理更有方向了。”现场体验的企业职工王先生说。
记者看到,中医智能馆共设3间诊室和2间带有熏蒸床、艾灸仪等智能仪器的治疗诊室,以及一间生物共振元气『芯片』仓诊室。“别于传统手持艾灸,医生通过机器控制恒温,会更好提升患者体验感。”张璇告诉记者,“元气仓、艾灸床、熏蒸机等设备,根据体质数据自动调节参数,实现“一人一方”智能化理疗,与自主配方药茶药膳形成协同调理体系。”
元气仓诊室医生王晓梅介绍,元气仓可以采集患者的300多个数据。结合中医经验全面诊断市民的身体情况。躺仓30分钟相当于深度睡眠8小时效果。
天津市卫健委职业健康处处长马志忠表示,该项目成功开创了“职业健康 + 人工智能 + 传统中医”的崭新服务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为化工行业职工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还为全市职业健康工作贡献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希望医院能充分发挥AI技术优势,让中医“治未病”理念与职业健康管理深度结合,为职业人群提供更精准的健康防护。
泰达城发集团总经理贺志雄表示:“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理念高度契合;AI作为引领变革的强大引擎,其”精准化、个性化’的特性为中医药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AI智能中医门诊,不仅是前沿技术的成功落地,更是对‘中医药守正创新’理念的切实践行。泰达数科公司和化工职防院共同打造的AI智能中医门诊,成为我们以‘科技+医疗’模式切入医疗健康领域的标杆项目。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在智能医疗、数字健康领域的战略布局,借助科技力量赋能民生,以创新思维驱动发展,让‘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的创新成果惠及更多民众。”(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