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共青团一工作平台)
为帮助青少年和家长解决成长中的心理困扰,重庆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特别制作了《渝团儿聊心理》暖心专栏。每期聚焦一个贴近青少年生活的心理话题,用温暖的声音和专业的建议,陪大家一起面对成长之路上的小困扰。
现在,就让我们听听第十期渝团儿带来了怎样的心理小贴士——
温馨提示:《渝团儿聊心理》第十期也将于9月18日下午14:00-15:00在重庆交通广播《小咖看世界》节目播出,欢迎大家同步收听!
渝团儿:
叮咚~大家好!这里是《渝团儿聊心理》,我是超爱和你们唠嗑的渝团儿~新学期“成长新程”已正式开启,不少小伙伴却被“完美执念”绊住了脚—写作文怕“语句不优美”、做手工怕“造型不精致”、回答问题怕“说错话”,越怕“不完美”越不敢行动!别担心!这一期为大家带来“接纳不完美攻略”,让新学期的自我成长告别“畏手畏脚”。
不完美焦虑困境
Part1
学生A(盯着作业本上的涂改痕迹叹气):
这道题改了3遍还是写得不工整,同桌的作业连个墨点都没有,我怎么总做不到这么好啊…
学生B(攥着没获奖的绘画作品低头):
明明我画了好久,可别人的作品都被贴在展示墙,我是不是真的没天赋,以后再也不想画了…
渝团儿:
新学期就像翻开一本新笔记本📓,总想着“第一页要写得完美”?别苛责自己啦!这不是你“不够好”!心理学里有个“完美主义陷阱”—越执着于“不能出错”,越容易被小瑕疵困住,甚至不敢继续尝试。但其实“不完美”才是常态,就像笔记本📓难免有涂鸦,找到和“不完美”相处的方式,反而能更轻松地往前走~
接纳指南
Part2
渝团儿:
这些“小方法”不是妥协,是帮你和自己和解的“心灵温柔剂”!
1.一分钟“闪光点盘点”:每天睡前花1分钟,想想“今天哪怕有没做好的事,但我做到了什么”——比如“虽然数学题错了1道,但我独立算出了其他题”,把注意力从“缺点”转向“优点”,减少自我否定;
2.给“不完美”找个小理由:如果作业写歪了、画画配色没选好,别着急自责,试着说“这次没做好,是因为我还在摸索方法,下次调整下就会更好”,用“成长视角”代替“结果评判”;
3.做“不完美小实验”:故意在草稿本上画个小涂鸦,或者大胆分享“一次搞砸的经历”,会发现“就算不完美,也没人会嘲笑”,慢慢打破对“完美”的恐惧。
家长小贴士
渝团儿:
家长做孩子的“接纳支持者”,别当“完美监督员”哦!
主动分享自己的“不完美时刻”:比如“妈妈今天做饭把鸡蛋煎糊了,不过我们可以搭配番茄酱,味道也不错呀”——让孩子知道“不完美不可怕,学会应对更重要”;
少提“别人有多好”,多夸“你有多棒”:别说“你看XX总考满分”,换成“这道题你上次不会,这次居然做对了,进步好大”,用具体的肯定帮孩子建立自信;
别逼孩子“必须做好”:当孩子因没做好而难过时,先抱抱他说“没关系,妈妈知道你努力了”,再一起分析“下次可以怎么调整”,比指责更能帮他接纳自己~
渝团儿:
瞧!当你不再盯着“不完美”的小缺口,反而能看到自己身上更多的光!要是你还在为“不够好”而纠结,别担心!拨打12355热线,心理咨询师会陪你一起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下期我们聊聊如何《和“分数焦虑”做朋友》,记得准时守候呀~
供 稿丨团市委维护青少年权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