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业『数字化』转、技术迭代加速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商用显示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显示市场的重要增长极。据相关行业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的商显设备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35%,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在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商显大厂的竞争已从单一硬件比拼转向“技术+场景+生态”的综合较量,故此,设备出厂后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成了大厂们重要的差异化优势抓手。
一、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多元化发展
当前,中国商用显示行业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期。显示技术从早期的LCD主导,逐步发展为以小间距LED直显为高端场景主流;如今行业正积极探索下一代Micro LED技术的商用化,其像素级自发光特性有望显著提升分辨率与对比度。
在技术演进层面:有源矩阵(AM)驱动方案将成为Micro LED量产的关键。2025年,基于TFT背板的AM Micro LED将实现规模供给,其中玻璃基(TFT)与封装集成(AMiP)两大技术路径共同推动LED直显进入AM驱动时代。同时,MiP封装技术加速成熟,MiP LED在2024年底产能大幅扩张,预计2025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综合来看,Micro LED的技术突破正引领商显行业向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升级,传统小间距LED市场格局将面临结构性变革。
二、场景化趋势满足个性化需求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场景个性化应用的更多可能性。当前,商显企业正从“硬件供应商”向“场景服务商”转型,通过软硬协同和生态合作,深度满足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如在智慧教育领域,电子白板结合护眼显示和互动批注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智慧办公场景中,交互式会议平板通过AI语音转写、实时翻译、智能构图等功能,优化远程协作体验;医疗健康领域,远程会诊大屏实现超高清影像共享,助力精准医疗……
这种服务场景为方向的转型,不仅提升了商显产品的附加值,更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升级,未来随着元宇宙、AR等技术的融入,商显场景化应用还将进一步突破物理边界。
三、构建协同生态以增强用户粘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商显大厂通过整合硬件、软件、服务、合作伙伴及行业标准,着力构建开放协同的体系,以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并增强用户粘性。
在这过程中,第三方专业服务商的作用显著。优秀的第三方服务商并非简单的“服务外包方”,而是厂商生态的价值共建者与能力延伸体。
以商显领域第一梯队的售后服务商平云小匠为例,他们深耕『智能设备』售后服务多年,是众多商显大牌背后的服务商。平云小匠的服务可以总结为三个要点:
第一是能力专业化,平云小匠经过8年多的成长,成功构建了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售后服务资源版图,能以垂直领域服务经验弥补厂商资源短板;第二是生态中立性,平云小匠已服务各行业品牌客户3000多家,拥有注册『工程师』超过12万,能作为独立第三方协助客户进行跨品牌、跨领域的协同;第三是数据资产化,平云小匠有自研的『数字化』售后服务管理平台,帮助客户通过服务数据反哺生态迭代,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平云小匠的服务网点和『工程师』覆盖全国厂商通过与第三方服务商的深度绑定,可将更多资源聚焦于核心技术与生态战略布局,同时依托专业化服务能力构建“高粘性、高效率、高协同”的生态体系,在行业竞争中实现从单一产品到全链条服务的升级。
总体而言,在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时代,商显厂商与第三方售后服务供应商的协同进化,已突破传统服务外包的边界,演变为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共创模式。通过技术研发协同、场景方案共建、生态资源共享,将售后服务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创新引擎,以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持续巩固中国商显行业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