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尘埃会掩埋往事,却无法湮没一颗赤诚之心。
2012年,央视荧屏将隋鸿锦教授及其创立的生命奥秘博物馆(成都馆于2025年12月开馆)带入公众视野。镜头下,通过生物塑化技术赋予生命永恒的艺术与科学价值,但同时也记录了隋教授在探索路上承受的艰辛与非议。
(图源:央视节目《科技人生》20120317期 寻访生命的真相 截图)
千里之外的兰州,一位名叫满松铎的先生凝视着屏幕,心潮澎湃。那份对科学的执着坚守与面对世俗压力的坚韧,深深触动了他。敬佩与共鸣在胸中激荡,他打开笔记本📓,将满腔敬意与支持倾注笔端,写就一封长达三页的手书,寄予这位“陌生而熟悉的朋友”。然而,这封滚烫的赤诚敬意,因故未能及时启程,被悄然收起,沉睡于岁月的角落,一藏便是十三年。
十三载光阴流转,世界已焕新颜。2025年9月,88岁高龄的满先生在整理旧物时,与这封泛黄的手书重逢。纸页微黄,墨迹如新,当年那份澎湃的情感,历经岁月淘洗,依然清晰如昨。这一次,他不再迟疑。信,被郑重寄往大连,也寄出了一段跨越漫长时光的牵挂与敬意。
(图源:来自满松铎先生手书截图)
令满先生惊喜的是,隋鸿锦教授收到这封穿越十三年光阴的信后,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电话两端,因这份迟来的理解与支持,两位素未谋面的知己,瞬间心意相通,惺惺相惜。
隋教授的回应在满先生心中激起巨浪。当他将远赴大连的想法告知家人时,却遭遇了坚决反对。88岁高龄,两千多公里路途,家人忧心忡忡,唯恐意外发生。
但这一次,满先生选择了“任性”。怀揣着深藏十三年的期盼,他悄悄买好车票,简单收拾行囊,毅然踏上了这场蓄谋已久的“出走”。两天辗转,多种交通工具颠簸,对于耄耋之年的他,每一步都是挑战。然而,信念如灯,照亮了这趟只为兑现十三年前心愿的漫长旅程。
当满先生终于站在隋鸿锦教授面前,激动之情难以言表。他缓缓取出那件珍藏的手书,以朗诵的方式,将十三年前未能亲口诉说的敬佩、祝福与理解,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地读给隋教授听。
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真挚的情感穿透岁月壁垒,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更令人动容的是,满先生还特意带来了家乡兰州特产的哈密瓜。那两个沉甸甸的瓜,不仅是远方带来的甜蜜,更是一位老人最质朴、最厚重的心意——一份跨越山海的真诚馈赠。
(图左:隋鸿锦教授 图右:满松铎先生)
2025年9月16日,这个注定被铭记的日子,88岁的满先生终于踏入了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圆了他十三年的梦。展厅内,那些曾在电视屏幕上震撼过他的标本,如今近在咫尺。十三年前的画面与眼前的现实交织,恍如隔世,又如此真实。
这是一场跨越十三年的赴约,一次关于坚持与理解的深刻相遇,更是两颗赤诚灵魂在时光长河中的同频共振。
十三年,足以让婴孩长成少年,让城市焕然一新,让世界沧海桑田。但有些东西,历久弥坚:一位老人对科学真理的赤诚向往,对执着坚守的由衷敬佩,对知音相觅的执着追寻。
时光会老,但真诚永不褪色;山海虽远,知己终会相逢。在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的这一刻,所有的等待,都化作了最动人的回响。这封迟寄的信,这场执着的奔赴,不仅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更向世界传递着一种信念:真诚的力量,足以跨越时间与山海,在人间书写不朽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