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首届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峰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峰会以“全面智联与全球发展”为主题,明确将“全面智联”推动产业升级、“全球发展”拓展产业空间作为产业核心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个战略方向、两个战略目标,以及三大建设任务、四大行动计划,助力重庆打造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构建我国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体系。
推动全面智联与全球发展
为何此次峰会提出要全面智联和全球发展?
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下简称“联盟”)主旨报告指出,智联电动车能够应用多种自主信息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车辆和电池大数据服务,提升道路交通规划、停车和充电规划、电池安全与循环、车辆溯源与换新等方面的能力,为构建安全有序的出行服务生态奠定坚实的『数字化』基础。
▲智联电动车展馆。企业供图
目前,国内电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到2030年,预计将有超3亿辆的废弃电动车、超3000万颗废弃锂电池以及大量无人管理的铅酸电池。
若没有全面智联的技术加持,将为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带来更多难题。全面智联,可以从无到有,建立完整的『数字化』产业发展与行业管理生态。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电动车产业服务了3亿家庭、7亿人口,如今,这个产业需要通过全球化发展、依靠更广阔市场实现其技术价值、品牌价值乃至体系价值的最大化。
建立三大体系
针对上述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联盟提出了三大体系建设任务:建立智联标准体系、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创建绿色测评体系。
智联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着力打造智联电摩标准体系:从智联终端到智联云端再到智联数据标准;从智联电摩到智联电池再到智联换电标准;团体标准和重庆地方标准,确立重庆智联电摩标准、中国智联电摩标准,奠定全球智联电摩标准的话语地位。
▲两江新区企业霓星科技电动车产品 企业供图
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立足两江,搭建智联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系统,全面支撑产业合作、出海服务、中试创新三大平台建设。
绿色测评体系建设方面,组织重点电动车企业和电池企业,依靠信息技术和质量技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智联电动车数据服务系统,创立涵盖生产、使用、回收三大环节的绿色低碳标准与绿色测评规则。
启动四大行动计划
针对上述目标和任务,联盟即将启动四大行动计划,即电摩智联、铅酸智联、携手进城、携手出海。
其中,电摩智联行动要在国内建立完整的智联电摩生态,在海外完成全球化智联电摩布局,在推进电摩全面智联进程中,加速形成实数融合、竞争有序、利润合理的产业高端发展格局。
铅酸智联行动是以车辆全面智联为基础,加速实现铅酸电池的全面智联化,有效提升精准的电量显示、循环使用和电池回收能力。
联盟所倡导的电摩进城,是摆脱“禁限摩”的掣肘,支持能满足基本的城市出行速度要求和功能要求、具备源头管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智联电摩的普及应用,尽快构建起以公共交通为基础、以智联电摩为补充,高效、安全、有序的城市绿色出行服务生态。
电摩出海的重要方向,是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增长潜力巨大的全球南方国家市场。
两江新区加快打造“产业大脑”
在重庆加快建设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的浪潮中,两江新区正联合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联盟,共同打造中试创新、出海服务、产业合作三大平台,推动智联中控系统开发及销售业务板块落地。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汪子雄表示,两江新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重要增长极,依托在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领域积累的坚实基础,主动服务重庆智联电动车全球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四侧”协同与“四链”融合,系统性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发展。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王敏 摄
目前,两江新区正全力推进“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建设,预期实现三大功能:支撑渝西地区绿色智造产业集群及海外组装基地协同发展,提升区域产业联动与国际市场响应能力;引领重点电动车、电池企业加快建设全球运营中心,有效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推进智联电动车产业在全链条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产品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建言献策
除了主旨报告外,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依次上台,针对绿色发展、铅酸智联、携手进城、携手出海等主题作峰会报告。
今年8月底,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发“智联电动车中控系统(2.0 版)。该公司董事长蒋文隆介绍,将以“AIOT+生态”双底座为核心,构建“1+1+2+4”的智联电动车产业大脑,即1套融合网络、1套感知体系,AIOT能力与生态2个底座,政府、企业、社会及产业“四侧”应用。以应用端为例,产业大脑将变被动防护为主动,通过车辆异常自动告警,筑牢车辆安全防线。在政府端,则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被动发现”到“主动预警”,“粗放管理”到“精准管控”。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世康介绍智联电动车出海的“同行计划”,即:优化渝西铁路物流资源,以长安民生物流“渝车出海”平台为基础,创建能协同支持汽车、电摩、油摩及相关智能制造产业内外双循环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化利用。他建议协调成渝铁路改造工程正线接入大足站、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规划直接进大足站,以建成双线交汇的枢纽站,融入新通道体系,打造渝西出海基地。
台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姚立表示,要实现中国电动车产业从低端内卷走向新质发展,必须走全面智联的道路。倡议全行业加快全面智联进程、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构建全球运营体系。
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宁华山认为,电摩进城将成为解决城市居民末端出行问题的重要方案,建议抢抓重要窗口期,加速电摩进城,重构大中型城市出行服务生态,依靠有源头治理、科学治理能力的智联电摩的普及应用,解决城市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构建可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与城市治理体系。
预计到2030年,东南亚各国40%的燃油摩托车将完成电动化替代,产生超1亿辆的市场增长空间。与此同时,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同样有巨大的潜力。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周超呼吁,一定要利用好全球电动车市场大爆发的窗口期,抢占先机、抱团出海、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中国智造”的品牌形象,加速实现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再到技术标准与绿色生态出海的跨越发展。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周建中表示,智联技术的引入,将使铅酸电池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理成为现实,实现电池、厂商、用户全链条『数字化』联通,解决铅酸电池在使用、回收等环节的问题,有效提升安全与环保能力。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和出口国,绿色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浪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任刘江表示,我国电动车产业在全产业链协同降碳、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亟待依靠全面智联、利用全域数据,解构产业现状和问题,规划发展方式与路径,加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全面智联与全球发展,是产业进步的要求、社会治理的要求、百姓生活的要求。下一步,联盟将组建专项工作委员会,力争“十五五”规划期间完成智联电摩全面替代,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突破,让智联电动车产业成为重庆先进制造集群的标杆、中国产业升级与全球合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