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中国正式迎来了首个“全国科普月”,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实施,原“全国科普日”升级为“全国科普月”,这不仅体现了对科学普及的重视,也为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活动中,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与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科普江苏——院士专家科普校园行”活动,走进了如皋中专。这所学校作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致力于通过订单式培养和顶岗式实习为地方企业输送人才,显现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活动特别邀请了南通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的副主任李婷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践路径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专题科普讲座。李婷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南通地区的特色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挑战与机遇,涵盖了纺织印染、船舶海工和化工等行业的减污措施。
讲座中,李婷从废水、废气和固废三大维度,系统阐述了减污的核心要点,并通过现场互动和违法案例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师生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不仅点燃了他们的探索热情,还为应对产业需求下的教学变革提供了创新思路。
此外,南通市在“全国科普月”期间,还积极组织各类环保社团深入学校和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互动交流、检测实验和发放宣传读本等方式,提升了公众的科普素养,让科学知识更深入人心。
其中,作为今年科普月期间推出的重磅作品,《飞羽精灵》公益桌游吸引了众多关注。该桌游以江海栖息地鸟类保护为主题,通过模拟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鸟类迁徙和栖息地保护场景,参与者需通过逻辑思维和资源分配来完成“护鸟任务”。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不仅增强了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也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南通市的这一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科学普及与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随着全国科普月的深入开展,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活动不断涌现,助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