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支付暗藏隐患,有人薅10元羊毛被盗刷1万(免密支付?)

免密支付暗藏隐患,有人薅10元羊毛被盗刷1万(免密支付?)

作者:张昕迎

图源:图虫

看似便捷的功能,却可能造成资金安全隐患。

近日,“解除『支付宝』账号授权”这一话题在微博热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有网友发现,在『支付宝』的“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列表中,被一键授权获取其个人信息的软件数不胜数,不少均涉及姓名、手机号、证件等敏感信息。用户陷入“授权泛滥”困境,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图/『社交媒体』截图)

“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则是另一大“雷区”,很多人发现了不少“隐藏扣款”。近日,来自重庆的学生党刘雨(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她于去年在某在线小说阅读平台开通了VIP会员,使用『支付宝』免密支付,最近检查账单才发现该VIP会员一直在自动续费。

“订的时候一时爽,取消的时候找不到,以为没有续费了,其实每个月一直在默默扣你钱。这就像金钱小偷,因为不用动脑子,不知不觉钱就走了。”刘雨如此表示。

9月17日,『支付宝』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发文回应称,『支付宝』2025年就推出了“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功能,方便用户统一管理;另外,除了可以一站管理自己的授权,用户还可以在“用户保护中心”修改自己的隐私设置,查看授权自动续费的服务等。『支付宝』支付设置上,也可通过自动续费/免密支付设置,解除“自动扣费”功能。

有人为薅10块羊毛,免密支付被盗刷1万

当下,在淘宝、美团、滴滴等各类生活服务平台上,免密支付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普遍的功能,无需输入密码,小额交易瞬间完成。

(图/电商平台截图)

时代财经发现,除了“图方便”,也有部分用户冲着优惠福利使用免密支付功能。“为了薅首月优惠,我经常开通各种平台的免密支付,不过之后会记得把这个功能关闭,还是觉得不太安全。”来自广东的白领吴先生(化名)如此表示。

尽管当下仍有不少用户对免密支付功能保持谨慎态度,或仅仅只尝试小额支付,但在使用第三方平台进行消费时,在付款最终完成之前,是否开通免密支付早已成为消费者的“必答题”。

例如,来自辽宁的王女士(化名)近日向时代财经称,自己在使用某在线旅游服务平台进行付款时,被强制关联『支付宝』免密。“点击付款后,系统就会自动跳转到开通免密支付页面,需同意协议并开通免密支付方能进入下一步操作,其中甚至没有拒绝的选项。”王女士说道。

对此,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陈钟涛律师向时代财经指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开通支付等重要功能,必须获得用户“明示同意”和“单独同意”。

这意味着用户必须主动、清晰地做出“同意”的动作,而不是被平台预先设定为“同意”。

“同时,《电子商务法》也明令禁止将搭售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因此,在支付环节中,通过默认勾选或隐匿‘不同意’选项来强制用户开通免密支付的做法,并不符合法律规定。”其表示。

“免密支付是全球移动支付进阶的普遍方向。”9月18日,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客观来看,免密支付确实也存在一定风险敞口,因此,该功能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对平台风控能力和用户安全意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图/视觉中国)

“一旦用户手机丢失或账号信息泄露,攻击者可能利用已授权的免密通道进行连续盗刷;此外,部分用户对自动续费规则理解不清或授权管理疏忽,也可能导致误扣或遗忘扣款,引发争议。”王蓬博说。

从实际案例来看,免密支付功能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8月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当下,一些无良商家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走路赚钱”“免费领红包🧧”等宣传语吸引老年人点击,随后跳转免密支付自动扣款收取“会员费”。今年4月,陕西某地方法院发布的一起案情介绍称,一名原告手机丢失,他人盗用该手机,通过免密支付盗刷1.2万元。

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称,其曾在二手交易平台下单购买奶茶优惠券后,在短短两分钟内遭遇了10笔盗刷。“就为了省10块奶茶钱,通过第三方链接跳转『支付宝』,开通了免密支付,结果两分钟花呗被刷了10169元。”

上述网友还称,自己平时经常在上述平台购买优惠券套餐、会员券,但是每次都比较警惕。“但就是这一次,没有仔细考虑就造成了损失,还是要对免密支付和第三方链接一定要保持警惕心理,千万不要大意。”所幸的是,通过平台介入,该网友最终成功追回了9990元。

对此王蓬博认为,从过往的案例来看,盗刷事件更多的是个别用户设备丢失、账号泄露或过度授权后的风险外溢,而非免密功能本身的设计缺陷。“目前主流的支付平台都承诺‘被盗全赔’,这方面用户不用太担心。”其表示。

9月18日,『抖音』相关人士也告诉时代财经:『抖音』支付联合中国人保财险提供百万账户安全险,若确认账户被盗刷,平台会对账户资金损失进行赔付(最高赔付可达100万/年)。

过度“一键授权”存隐患

除了免密支付,『支付宝』账户解除授权是众多网友关注的另一焦点。有网友反映称,其在『支付宝』的个人信息授权管理清单中,发现了超100项授权项目,最早的授权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

在专业人士看来,过度宽泛的“一键授权”会导致个人信息流向不透明,存在被滥用的隐患。“许多早已不用的App和小程序的僵尸授权长期存在,如同数据‘后门’,持续构成安全威胁;最后,与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关联的授权则直接威胁财产安全,极易造成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接扣款。”陈钟涛律师表示。

(图/视觉中国)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王琼律师也认为,若用户打开『支付宝』的“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发现自己“被授权”给了某平台、某理财APP,但用户根本不记得什么时候同意过。这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单独同意”要求。“平台把你的信息给第三方前,必须明确告诉你“接收方是XX、要用你的XX信息、做什么用”,而且得让你“主动点同意”,不能偷偷绑”。

为了杜绝个人信息泄露、财产流失等隐患,相关机制仍有待完善。

对此,王蓬博建议称,平台应在授权管理上坚持“最小必要、知情同意、可撤回”原则,进一步优化协议披露的透明度,采用分步引导、显著提示、设置冷静期等方式,杜绝“强制捆绑”或“默认勾选”等不当操作。

“同时,在免密支付开通后,平台需强化异常交易的实时提醒与拦截能力,提升用户对授权的掌控感。比如,相关平台可以上线‘个人信息授权管理’功能,用户可便捷查看所有已授权的第三方应用及免密/自动扣款项目,并支持随时解绑。”其说道。

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可主动采取措施防范相关风险。平台与用户协同治理,方能让免密支付在安全与便捷之间实现最佳平衡。

“对消费者而言,应主动定期检视授权清单,及时清理不再使用的授权服务,优先在可信应用中开通免密功能,并结合指纹、面容等生物验证增强账户安全。”王蓬博表示。

特别声明:[免密支付暗藏隐患,有人薅10元羊毛被盗刷1万(免密支付?)]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摩托罗拉更激进了,5500mAh+3200万自拍🤳,12GB+512GB才卖1444元(摩托罗拉系统如何)

目前的摩托罗拉还在推一些『智能手机』,但是销量和国产手机相比确实要逊色一大截。正面搭载了6.7英寸的OLED曲面屏,而且还是1.5K分辨率,这块屏幕还通过了Pantone深度调教肤色还有色彩双验证,显示的效果堪比…

摩托罗拉更激进了,5500mAh+3200万自拍🤳,12GB+512GB才卖1444元(摩托罗拉系统如何)

特效化妆VS易容术:这些电影角色的“变脸”有多夸张?(特效化妆术)

美国恐怖故事》中的“小胡椒”通过特效化妆,将演员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外星般的怪物,而化妆师对细节的雕琢,给人一种“演员与『妆容』谁更厉害”的困惑。 看到这些演员为角色付出的努力,不禁让人感叹,特效化妆真的是比易…

特效化妆VS易容术:这些电影角色的“变脸”有多夸张?(特效化妆术)

『周冬雨』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我力挺她,你会怎么看?(『周冬雨』的节目)

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不是谁都能当的。但你看她的状态,比以前更稳了。她没炒作什么“国际咖”人设,但这条路,她一步一步走得挺扎实。不是说她有多厉害,而是她被认可了。 她好像知道,演员最后拼的还是作品、是专业。这不是…

『周冬雨』这次真的不一样了,我力挺她,你会怎么看?(『周冬雨』的节目)

过敏对白癜风有影响吗_过敏反应,白癜风,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个性化医疗建议(过敏对白癜风有好处吗)

过敏对白癜风有影响吗,这是一个关于过敏反应是否会影响白癜风病情的问题。了解过敏与白癜风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疾病的相互作用,从而采取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通过研究过敏对白癜风的影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建议,帮助

过敏对白癜风有影响吗_过敏反应,白癜风,炎症反应,皮肤屏障功能,个性化医疗建议(过敏对白癜风有好处吗)

达洋鸟笼B6001鸟罩保暖神器?冬季鹦鹉御寒真相揭秘!(达洋r81笼子组装视频)

冬天养鹦鹉怕冷?达洋鸟笼B6001鸟罩真的能保暖吗?本文深度解析B6001、B6045、B5001等热门鸟笼罩的材质、适配性与实测保暖效果,教你如何科学选罩、正确使用,避免“捂出病”!覆盖常见问题、选购避坑指南与性价比推荐,让你的爱鸟暖冬无

达洋鸟笼B6001鸟罩保暖神器?冬季鹦鹉御寒真相揭秘!(达洋r81笼子组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