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东莞程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提供
闪光法导热系数仪通过瞬态激光加热与背面温度动态监测,精准量化材料导热性能,是材料热物性研究、工业热设计及复杂工况热管理的核心工具,尤其在高温、高精度及快速测试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一、核心原理
采用短脉冲激光瞬时加热样品表面,利用红外探测器捕捉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合热传导模型反推导热系数。热流自加热面向内部传递的速率与材料导热能力直接相关,温度上升曲线的半高宽或斜率可量化热传导效率,实现非侵入式、高灵敏度测量。
二、设备构成
集成高功率激光发射器、精密样品夹持装置、红外温度传感阵列、高速数据采集模块及智能温控系统。激光器需输出稳定可调的脉冲能量;样品夹持装置需确保均匀传热与无热桥干扰;红外传感阵列需具备微秒级响应与高信噪比;数据模块需实时处理温度信号并计算导热值;温控系统需维持试验环境恒定。
三、操作流程
样品制备:精确控制厚度、表面平整度及密度均匀性,避免热桥或界面热阻;
仪器校准:使用已知导热性能的参考样品验证系统精度;
试验执行:设定激光参数,触发脉冲后同步采集背面温度数据;
数据分析:通过算法拟合温度曲线,自动计算导热系数并评估测量误差。
四、影响因素
样品特性:厚度偏差改变热流路径长度,表面粗糙度影响热辐射☢️散射效率;
环境条件:温度波动、气流扰动或湿度变化干扰温度测量稳定性;
仪器状态:激光能量衰减、探测器灵敏度漂移需定期监测修正;
操作规范:样品放置位置、加热区域均匀性需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
五、应用场景
适用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半导体』及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评估,支撑航空航天高温材料开发、电子器件散热优化、『新能源』电池热管理验证、建筑保温材料性能筛选及工业热过程控制,为材料选型与工艺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六、维护要点
定期清洁光学组件与样品台,避免灰尘影响激光传输效率;校准激光能量与探测器响应曲线;检查温控系统稳定性;更新软件算法以适配新型材料测试需求;记录使用日志,追踪仪器状态与数据趋势,保障长期测试可靠性。
闪光法导热系数仪通过瞬态热响应分析,为材料导热性能提供量化评估,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关键工具。从原理到应用,需严谨控制各环节参数以确保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