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郭扬
清晨六点,位于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开始“苏醒”,连成串的布料运输车在市场通道中穿梭。来自中东的采购商艾哈迈德用手机APP扫描一款功能性面料二维码,即刻获取了面料成分、检测报告和虚拟样衣效果——这类『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已成为柯桥市场效率升级的缩影。
“在这里,新品开发的节奏远超想象。”艾哈迈德说,“借助数码印花等‘小单快反’模式,很快能看到样品;若选择空运,面料一周内抵达迪拜、欧美的货架也并非不可能——虽然成本较高,但对时尚敏感度高的订单来说完全值得。”他说话时,不远处几位来自阿联酋的客商正围着一款智能温控面料仔细询价。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柯桥上演。
2025春季纺博会。姚加峰摄
这样的效率并非偶然。地处长三角黄金腹地,毗邻宁波舟山港,柯桥自古就是纺织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因水运便利成为“丝绸走廊”的重要节点,各地商贾云集,形成了深厚的纺织商贸传统。
柯桥与纺织的缘分可追溯至唐代,明代时即有“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的盛况。1988年,当地政府在柯桥镇建立了首个室内专业市场——绍兴轻纺市场。1992年,“绍兴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家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
三十余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轻纺城已今非昔比——市场面积390万平方米,营业用房2.8万余间,全球每年近四分之一的面料在此成交。2025年1—7月,市场成交额达2460.64亿元,同比增长9.88%。
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柯桥纺织业顺应时代浪潮的主动求变。一位做了二十余年外贸的面料商道出变化:“过去我们靠传真机接单,现在通过直播电商,我能同时向五大洲的客户展示产品。”在他的『直播间』里,主播通过专业模特现场展示成衣效果,让客户直观感受面料的垂感、弹性和实际表现。
2025春季纺博会。姚加峰摄
『数字化』浪潮中,柯桥推动“市场+电商+创意”三驾马车并进。中国轻纺城服装市场直播电商基地内,键盘敲击声与多国语言的洽谈声此起彼伏。这个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多看看”“有矿传媒”“澳邦科技”等35家商户的100余间『直播间』正在同步运营。截至2024年底,柯桥全区在重点监测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拥有活跃网店超过4700家,从业人数达5万余人。2024年,柯桥跨境电商线上交易额突破110亿元,同比增长66.43%。
在积极拥抱『数字化』的同时,柯桥纺织业也面临着环保与发展的平衡难题。2016年,在浙江省“五水共治”战略要求下,当地政府借助差别化电价、排污权交易等政策工具,引导200余家印染企业搬迁至滨海工业区,并投入200多亿元建设污水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
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企业对严格的环保要求和搬迁成本表示担忧,但在政府稳步推进和企业逐步适应下,产业实现绿色升级。在柯桥印染业的绿色转型中,浙江迎丰科技公司就是典型代表。企业采用无氟防水新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20次水洗后防水性能仍远超普通面料。企业还通过自动化管道精准输送染化料,彻底改变了以往车间污水横流的状况。
浙江东进新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内,实验人员正在进行新型面料研发。姚加峰摄
绿色变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浙江屹男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投入数码印花设备,成功实现了从“2000米起印”到“1米起单”的柔性生产转型,这不仅使其开发的印花面料种类达8000多种,更帮助企业触达了更多『设计师』及C端客户,并吸引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新客户。在2025年春季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上,企业更是引得许多客户当场下单。
2025年1至4月,柯桥区规上工业中印染产业实现产值192.5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数码印花技术的推广是重要动力。相比传统印染方式,数码印花等新技术可显著降低能耗与水污染,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
绿色转型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更打开了国际市场新空间。2024年柯桥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额达到75亿元,同比增长20%。2024年柯桥外贸出口超过1625亿元,占GDP的72%。这一扩张势头在2025年得以延续,仅上半年对中亚五国出口额便已突破39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今年8月,“丝路柯桥·布满全球”2025走进越南精准对接会在越南胡志明市成功举办。柯桥的“嘉利隆”“叁六纺织”等20余家重点面料企业携最新研发的功能性面料亮相,现场达成合作意向89项,预计贸易额超1亿元。越南纺织协会代表评价:“柯桥面料不仅品类丰富,其环保标准和创新工艺也符合国际趋势。”
市场的拓展带动了品牌的提升。自2019年创办以来,“柯桥时尚周”已快速成长为国内纺织时尚领域的重要风向标。在2024年的时尚周上,来自意大利、法国和日本等国的『设计师』们采用柯桥本土开发的高品质面料,创作出百余套融合国际潮流与东方美学的时装作品。一位活动负责人表示:“与国际『设计师』的深度合作,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价值空间。通过将柯桥面料与国际设计理念融合,显著提升了产品的时尚附加值。”
中国轻纺城。姚加峰摄
面对未来,柯桥已经将目光投向更远的领域,积极布局智能穿戴面料、生物基『环保材料』等前沿赛道。当地企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开发出智能温控面料、防辐射☢️工装面料、可降解『环保材料』等一系列创新产品。2022年成立的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正在重点攻关纺织新材料、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该中心副主任戚栋明介绍:“我们研发的特种纤维材料已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未来还将重点开发生物基纤维、智能响应面料等新一代纺织材料。”
这些前沿技术的突破,正悄然重塑着传统纺织业的边界。当实验室的研发成果通过『数字化』供应链与全球市场无缝对接,柯桥的产业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午夜时分,轻纺城的喧嚣渐褪,但跨境电商园的『直播间』依然灯火通明。这座千年纺织名城正在借助数字赋能和创新驱动,持续开拓全球产业合作的新领域,于经纬之间绘就一幅连接世界的产业新蓝图。
系列报道:
之江封面⑮|古城新韵,浙江临海的“长红”算法
之江封面⑭|何以鹿城?“三小业态”答新卷
之江封面⑬|“浙”里,一片“雨林”正生长
之江封面⑫|鱼塘边建了座科学城
之江封面⑪|“白天当老板,晚上抢篮板”
之江封面⑩|余杭向前冲
之江封面⑨|林间来了“油博士”
之江封面⑧|浙江丽水:一座山城的立体“突围”
之江封面⑦|浙江余姚:一个县域四十年发展“启示录”
之江封面⑥|舟山:从“海中孤岛”到“海上枢纽”
之江封面⑤|“长三角之心”:共富路上当“示范”
之江封面④|浙江玉环:一座海岛的崛起方程式
之江封面③丨“宝藏门诊”背后的“浙江疗法”
之江封面②|新春之际探义乌:“出海”新意浓
之江封面①|从一家民企的1.3万件专利看“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