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化学废水如何安全处理
工艺特点
1. 给水与排水协同处理,集成度高
将给水净化与废水处理两大系统整合,共享部分控制单元和管路,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适合实验室场地有限的特点,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实验室地面冲洗)。
2. 针对性强,处理精度高
针对实验室废水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分类处理与综合净化相结合的工艺,对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进行精准去除,处理效率高(重金属去除率≥99%,COD 去除率≥90%)。给水系统则通过多级净化,可根据实验需求产出不同纯度的水,满足从普通实验用水到精密仪器用水的全场景需求。
3.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
配备 PLC 智能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如 pH 值、电导率、污染物浓度),自动调节药剂投加量、设备运行状态。设置多重安全保护装置(如泄漏报警、过载保护),避免化学试剂泄漏或设备故障造成的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
4. 模块化设计,灵活扩展
设备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实验室规模和处理需求,增减处理单元(如增加重金属处理模块、升级超纯水系统)。当实验室业务扩展导致给排水量增加时,可通过叠加模块实现处理能力的提升,无需整体更换设备。
消毒排放单元:最终废水进入紫外消毒池,通过高强度『紫外线』照射(剂量≥30mJ/cm²),彻底杀灭残留的微生物和病菌,确保出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 - 1996)中关于实验室废水的排放要求,达标后排放或接入市政污水管网。
分类处理单元:
化学废水处理:含重金属的废水进入重金属捕捉池,投加重金属螯合剂(如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使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再通过混凝沉淀去除;含有机溶剂的废水进入破乳氧化池,投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和催化剂,破坏有机溶剂的稳定性,使其分解或转化为易降解物质。
生物废水处理:含病原微生物的废水先进入灭活池,采用高温(80℃以上)或『紫外线』消毒预处理,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再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确保生物安全性。
深度净化单元:经分类处理后的废水汇入综合处理池,采用膜过滤(如超滤膜)去除残留的细小颗粒和胶体物质,随后进入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剩余的有机物、色素和异味,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
一体化化学废水如何安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