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乔薪瑗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Autophagy(影响因子14.3,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了题为“Pestivirus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infection triggers lipophagy through the AMPK-PNPLA2/ATGL signaling pathway to promote viral repl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BVDV感染可导致ATP耗竭并同时诱导细胞内脂质代谢重编程。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和黏膜病的主要病原体,给全球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阐明BVDV的致病机制对于研发新型防控策略至关重要。该研究发现,BVDV感染促进自噬依赖性脂滴与甘油三酯的分解,进而释放游离脂肪酸。BVDV感染通过激活AMPK增强脂噬作用,从而促进病毒复制。进一步阐明PNPLA2/ATGL可能作为AMPK通路的下游效应分子,在BVDV感染期间促进脂噬过程。研究还发现BVDV非结构蛋白NS5A通过AMPK-PNPLA2通路诱导自噬,BVDV感染通过调控AMPK-PNPLA2通路来调节脂噬作用。本研究揭示,靶向AMPK-PNPLA2通路可作为一种新型宿主导向的抗病毒策略,为开发创新型BVDV疫苗及治疗药物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研究首次阐明了BVDV利用AMPK-PNPLA2信号通路调控脂噬以满足自身复制能量需求的分子机制,不仅加深了对BVDV与宿主细胞代谢相互作用的理解,为开发靶向宿主代谢通路的新型抗病毒策略提供了潜在靶点,也为其他病毒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研究在东北农业大学完成,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教师马莹莹为第一作者,东北农业大学教授乔薪瑗与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宋厚辉、徐义刚为共同通讯作者,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声明: 本文资料和图片来自于政府/园区管委会官网、官方公众号、材料相关媒体及其他公开资料,如信息有误或有遗漏,欢迎联系我们修改;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因整理资料所需,本文中引用部分公开第三方的数据、图片等内容,其所属的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且凡引用的内容均在文中标注了原文出处、原作者。若版权©️所有者认为本文涉嫌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方及时处理;我们力求数据严谨准确,但因受时间及人力限制,文中内容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重大失误失实,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