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日前,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空间科学中心丁春雨研究员团队联合深圳市气象局天文台、喀什地区气象局,在新疆喀什地区成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月球与火星探测雷达地面验证试验,实现了科研攻关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
本次实验重点围绕我国深空探测任务中的关键技术验证与数据积累展开。喀什地区因地质环境与月球、火星表面高度相似,被选为理想试验场。团队由丁春雨研究员带队,成员包括深圳大学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团队充分发挥党员科研骨干的带头作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科研动力。
科考期间,团队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海拔约4700米的慕士塔格峰4号、3号冰川开展了极寒环境下雷达性能测试与冰川地层解析。在英吉沙县洪积扇戈壁滩断层剖面,团队模拟火星地表环境,开展地下信号特征分析,并通过实地洞穴探测比对,进一步验证了嫦娥三号任务在月球紫微撞击坑发现地下洞穴的科学结果。据悉,该处地质构造与“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区地下组成也具有高度相似性,为后续火星探测数据处理提供重要地面支撑。
除了日常科考工作,团队还以嘉宾及联合成员身份,参与了由深圳市气象局天文台在新疆泽普县组织的月全食联合观测与直播活动,在向公众科普探月与行星探测工程进展的同时,获取多项天文观测数据。此外,团队还在麦盖提县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开展风成沙丘环境雷达探测,成功获取地下多层结构数据,为行星风成地貌研究提供地面验证依据。
面对高原缺氧、极端温差、强风沙和复杂民族地区环境,团队提前开展行前安全与纪律教育,所有成员坚守岗位,严格遵守科研伦理与操作规范,高效完成所有外场数据采集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本项试验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项目支持,深圳大学、深圳市气象局天文台联合喀什地区气象局共同实施,是深圳科技援疆和跨区域基层党组织共建的具体实践。试验获得三类典型地貌的大量有效雷达探测及数字高程数据,不仅为嫦娥七号月球南极水冰探测任务优化算法,也为“天问一号”火星雷达数据解译及后续深空探测任务提供关键地面验证基础。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