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储罐底板用钛带阳极(MMO)
1. 技术原理与结构
MMO(Mixed Metal Oxide)钛带阳极以钛基体(ASTM B 265一级钛)为核心,表面涂覆钌、铱等贵金属氧化物涂层(如IrO₂/Ta₂O₅),形成高催化活性层。其结构包括:
· 中心铜导体:由导电聚合物包裹,防止铜芯腐蚀并确保电流长距离传输。
· 活性碳外层:提升电流扩散效率,使辅层全长度渗透电流。
· 耐酸碱编织层:保护活性碳层,简化现场安装程序。
2. 性能优势
·耐腐蚀性强:在低pH值、高氯离子环境(如海水、土壤)中化学稳定性优异,涂层损耗率低至1-6 mg/A·a,寿命可达30年以上。
·电流分布均匀:通过同心圆环状敷设,实现阴极保护电流长距离均匀分布(电位波动±0.1V以内),罐底电位均匀度提升至98%。
·安装便捷:可现场剪裁并弯曲至任意角度,紧密贴合罐底不规则表面,施工效率提升40%。
·经济性:在相同保护面积下,阳极数量减少30%-50%,综合投资较管道大修方案降低25%。
3. 应用场景
·新建储罐工程:替代传统高硅铸铁阳极,实现罐底电位稳定在-0.85V至-0.90V(CSE),腐蚀速率降低90%。
·密集管道区域:解决传统分布式阳极因管道间距小导致的屏蔽问题,保护电位达标率从65%提升至95%。
·海洋工程:适应深海高压环境(耐压等级10MPa),阳极极化电压控制在200mV以内,较传统石墨阳极降低60%。
4. 施工规范
·敷设方式:采用同心圆环状布局,环间距根据罐径调整(如直径20米储罐设12-16个环),环两端引线至罐外接线箱。
·回填要求:使用焦炭粉作为导电介质,密实度≥90%,避免土粒混入影响导电性。
·公差标准:阳极截面尺寸执行GB/T1804-m公差范围标准(宽度6.35mm±0.2mm、厚度0.635mm±0.1mm)。
二、污水处理系统防腐钛导电带
1. 技术原理
钛导电带以钛金属为基材,通过电化学处理技术(如电催化氧化、电絮凝)实现防腐与污水处理双重功能。其核心机制包括:
·电催化氧化:钛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OH)等强氧化剂,降解有机物(如多环芳烃、抗生素)。
·电絮凝:钛电极作为阳极,电解产生Fe³⁺、Al³⁺等絮凝剂,与悬浮物、胶体形成絮体沉淀。
2. 性能优势
·耐腐蚀性强:钛在Cl⁻浓度<200,000 mg/L的环境中不易被腐蚀,远超钢铁、石墨等传统材料。
·催化活性高:贵金属氧化物涂层优化反应路径,降低能耗(槽电压降低10%-30%),提升有机物降解效率。
·寿命长:相比传统电极(如铁板寿命仅数月),钛基涂层电极寿命达3-5年,减少更换频率和维护成本。
·环境友好: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如絮凝剂、氧化剂),降低污泥产量和二次污染风险。
3. 应用场景
·高盐废水处理:电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协同脱盐分盐,提升后续膜分离或蒸发效率。
·重金属废水处理: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回收铜、镍、铬等重金属,回收率可达95%以上。
·饮用水净化:电化学氧化杀灭细菌、病毒,替代传统氯消毒,避免生成有害副产物(如三氯甲烷)。
·海水淡化:电解海水制氯,具有耐腐蚀性强、产氯效率高的特点。
4. 典型工艺组合
·煤化工高盐废水:预处理→电催化氧化(钛电极)降解酚类有机物→RO浓缩→MVR蒸发分盐。
·电镀高盐废水:钛电极电絮凝除悬浮物→化学沉淀除重金属→电芬顿深度处理COD→蒸发结晶。
·制药高盐废水:钛基阳极氧化降解抗生素→纳滤分盐→MVR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