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天美国人会认识到人工智能离不开中国。
在这点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确实是对的,他非常清醒,知道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多的人才在中国,而且中国还有很多有利条件。
美国要想在AI方面长期领先中国根本不现实,最好的策略是合作。
但“不合作”已经成为美国决策层的共识,所以哪怕有人持不同意见也行不通了。举个例子,马斯克是一个非常聪明理性的人,但他根本无法跟那样一群人共事,谁也说服不了谁,而对方人多,所以他唯有走人了。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从错误到正确的转变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和代价才行。
不要低估了『DeepSeek』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在『DeepSeek』横空出世的时候就有人赞其为“国运级的创新”,从历史角度看可能是对的。有知名投资人就指出,『DeepSeek』的出现保证了AI在未来一定是一个开源、开放,这对整个人类特别重要,“『DeepSeek』至少保证了人类的AI不会被少数几家私有化的公司、私有化的模型控制。”
想一想,如果数十年前『互联网』没有走向开放,那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
而AI是比『互联网』规模更大、维度更高,也是更重要的技术革命。如果走美国现在的道路,那确实有很大可能变成少数几家大公司掌控的AI。
我们马斯克等人原本创办OpenAI是为了避免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家独大,形成垄断。但后来怎么样呢?
OpenAI正在从非营利性组织变成一个商业组织,从微软的强势入股,再到『英伟达』豪砸千亿美元💵投资,OpenAI又跟甲骨文等企业合作,这背后就是大企业大资本的抱团发展,互相结盟形成强大的壁垒,构成事实上的垄断。
“我个人认为,我们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需要找出一个不同的开源策略。”OpenAI掌门人山姆·奥尔特曼曾坦言闭源路线可能是错了。马斯克也批评OpenAI从开源非盈利到逐利闭源的做法是错误的。『DeepSeek』的出现则表明中国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山姆·奥尔特曼相信算力会成为AI的基础设施,这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一切都始于算力,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础。”
无论美国还是中国,对于这点是有共识的。比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指出:“算力过去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更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关键”。
有美国的企业表示将先进的『芯片』卖给中国,无异于拿美国的未来做赌注。但是,美国现在在『芯片』上制造阻碍的结果也注定是徒劳的,一方面我们这边的产业正奋起直追,还有一方面是徐直军所说的,“基于中国可获得的『芯片』制造工艺,华为努力打造‘超节点+集群’算力解决方案,来满足持续增长的算力需求。”
华为已经发布了其超节点产品Atlas 950 SuperPoD和Atlas 960 SuperPoD,在未来多年都将是全球最强算力的超节点。同时华为还发布了全球最强超节点集群Atlas 950 SuperCluster和 Atlas 960 SuperCluster,打造出了全世界最强算力集群。这多少跟华为数十年的通信和光传输技术的积累有关,所以中国根本不担心算力不足的问题。
如此一来,压力就给到了美国这边。
人工智能现在相当于美国的“救命稻草”。
马斯克就洞若观火,他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不能解决美国的赤字、国债问题,那就前途堪忧了。
因此美国的资本和科技企业都在朝着AI领域集中,这被视为唯一的出路。
但美国人朝着AI进军也离不开中国的AI产业链,它迟早会认识到必须跟中国合作才行。比如OpenAI要想做AI硬件产品,就只能在中国找合作伙伴。
现在国内的人工智能,从达芬奇到昇腾『芯片』到一切,所有的软件、硬件都要做到不依赖于西方生态和供应链,长远考虑必须要把生态构建起来。
什么叫长期主义?就是做困难而正确的事。什么叫困难而正确的事?老方说就是短期痛苦,长期不痛苦的事。
从华为到『DeepSeek』等企业,国内的AI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蕴含大量的机会,这是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很多倍的风口。
中国科技企业在市值上跟美国企业有很大差距,但不代表双方的实力有那么大差距。
现在美国的行为确实暴露了其自私的一面,不过这也给了我们奋发有为的压力和动力,客观上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对大多数人而言,技术、资本、人才等条件不具备,可能觉得AI的机会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实当年『互联网』冒头的时候很多人也是这样想的,越是困难,越是大家都觉得不行,机会才越多。
普通人就是要靠勇气和试错来寻找、抓住机会,这是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老方说你可以不熟悉AI技术,但你只要擅长商业也是可以的。现在是技术和产品过剩而营销不足,很多人才都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
最后,希望你知道200年前90%的人都还是农民,当有了工业之后,无数农民进城。这是技术带来的改变,而AI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技术革命,AI会比人更聪明,那我们怎么办呢?问题和答案都会带来机会,只要勇于尝试,你会发现AI时代的创业要比『互联网』时代的创业容易许多。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