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个日夜倏忽即过,五年的奋进步履不停。
当『帕米尔高原』的牧民拨通5G视频,沙漠里迷路的车主打出卫星电话;当无人机穿梭在城市低空执行任务,智算中心的灯光彻夜不熄;当银发老人在“爱心翼站”赶上信息社会的潮流,大山深处的孩子远程加入了城里的课堂;当实验室里的大科学装置精准运行,科技工作者从人民大会堂抱回奖牌🏅……
无数个精彩瞬间,在历史上刻下印记。回望五年前,新一轮的全球科技革命突破了电信行业的经典范畴。处在向综合智能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路上的中国电信,逐渐确立了云网融合的技术方向。在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中国电信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服务升级和业务拓展;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切实维护网信安全,全力打造安全型企业。这一理念,最终形成了中国电信“建设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的战略目标,写入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成为指导中国电信所有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顶层设计。
五年来,中国电信朝着“三型”企业目标不断前进。服务更加普惠通达、科技攻关成果丰硕、安全建设稳步推进。
在服务型企业建设中,中国电信持续深耕“客户说了算”服务机制,客户满意度和服务口碑优势持续巩固提升,智能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公司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打造8万多家营业厅“爱心翼站”,在业内率先发布“7天免违约金退订”等举措。“急难愁盼”问题治理成效显著,建设重点场景网络,整治宽带集中障碍区域,持续提升基础网络品质。“十四五”期末,中国电信智能客服占比预计达88%,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科技型企业建设中,中国电信勇担国家重大项目,“十四五”期间参与85项国家级项目课题。公司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自研“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创造两项光纤传输世界纪录;完成首个5G毫米波通感一体化样机;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卫星技术标准体系并全球首推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全栈自主打造全模态星辰大模型体系和业界首个“中+英+50种方言”自由混说语音识别大模型;全球首创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量子密码系统;“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公司由5名领军人才、千名首席/高级专家、万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人才雁阵格局基本形成。
在安全性企业建设中,中国电信打造天地一体网络安全体系,实现天基网络DDoS防护等3项技术突破,全网DDoS攻击防御能力保持国内第一;发布安全大模型,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大幅提升安全团队响应处置速度;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积极开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动,守卫清朗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向“三型”企业的转型,推动中国电信的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企业综合实力显著跃升。收入稳健增长,服务收入从2025年的373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820亿元;用户规模提升,移动用户从2025年底的3.51亿户增长到2025年中的4.33亿户,宽带用户从2025年底的1.59亿户增长到2025年中的1.99亿户;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以及数字平台等七大战新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国际业务加速发展,东南亚、中东非等成为重要增长极,云、量子等战新业务在海外取得突破。
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的全球化网络基础设施不断优化:建成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网速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全球最大的一二干融合100G全光交换网;国家云框架全面成型。算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完善梯次化IDC布局体系,IDC资源规模行业领先;建成首批全液冷国产单体万卡智算集群,基于“息壤”平台提供一站式智算服务;自主打造国内首个全尺寸、全模态、全国产化基础大模型体系,建设星辰MaaS平台及星辰行业智能体平台。
“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在加快自身“三型”企业转型的同时,以“硬核”数智技术多方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生产领域,智慧农业平台、煤炭生产工艺监管平台、翼路巡、汽车研发仿真云等产品在农业、能源、交通物流、汽车制造领域落地应用。在民生领域,学校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全民健康大数据平台、全域旅游平台的应用遍及全国。在治理领域,“翼治”城市智能中枢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监测预警视觉大模型等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节点上,中国电信将顺应数智化浪潮,坚定方向、把握机遇,继续全力打造服务型、科技型、安全型企业,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优质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对美好数字生活的新需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电信新篇章。
服务型企业
将用户需求“置顶”
“服务型企业”是中国电信追求的首要目标。中国电信将用户需求“置顶”,从营业厅的微笑服务,到线上客服的快速响应,再到专属客服的精准对接,构建起全流程优质服务体系,让“用户至上”不只是口号。同时,中国电信矢志推进普遍服务,建设重点场景网络,整治宽带集中障碍区域,持续提升基础网络品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体验和服务。
暖心服务。当你走在喧嚣的城市街头,口渴难耐,或是手机电量告急,你是否知道,街边的电信营业厅就可以提供帮助。31个省(区、市)的8万多家中国电信营业厅都设立了“爱心翼站”,基本覆盖主要城市15分钟生活圈,提供饮水休息、手机充电、厕所指引、手机辅导、防骗提醒、安防辅导六项公益服务,持续打造户外劳动者的“补给站”、老年人的“智慧站”、残疾人的“公益站”、过路人的“便民站”。
放心服务。在中国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更有着舒心体验。厅里醒目位置竖起资费套餐简明公示,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国电信在行业内率先发布“7天免违约金退订”等举措,提供透明易懂的“智慧账单”,让用户“明白办、放心用”。宽带网络业务优享“当日装”“当日修”“慢必赔”“速必达”等服务。更贴心的是,中国电信承诺线下办理“最多跑一次”,只要用户备齐业务办理所需证件资料,最多跑一次营业厅,即可办理新装入网、充值缴费、业务查询/续约、过户、补换卡、移机、变更退订等常用业务。
省心服务。从线下的微笑服务相迎,到线上的迅捷响应,中国电信的线上渠道同样方便省心。手机APP、网厅24小时在线,全方位实现业务办理、费用查询、充值缴费、积分查询、宽带新装续约、手机选号购买、故障申告等自助服务。随着技术进步,中国电信还不断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10000号客服热线中,创造出智能导航、数字人、IM客服及视频客服等新颖的服务手段,精准预测并识别用户需求,快速准确地解答用户话费查询、套餐办理、故障报修等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则智能匹配人工专席接力处理。如果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用户拨打客服热线,系统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AI预判迅速识别出用户身份,跳过『机器人』️应答环节,直接转入“尊老专席”人工服务,确保服务既高效又充满温度。
满意服务。在提升窗口服务品质的同时,中国电信响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升政务中心、高等学校、交通枢纽、城市地铁、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景的移动网络覆盖水平;聚焦网络难点、堵点、痛点,整治宽带集中障碍区域,专治死角盲区,围绕FTTR、电信“三千兆”持续加速加力优化网络,全面提升广大用户的服务感知和网络质量满意度。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通信暖心服务“十件实事”。中国电信积极响应,创新服务方式,大力解决群众在电信业务办理、数字适老化、APP用户权益保障以及二次号码“一键解绑”等方面所面临的迫切问题,确保惠民服务得以有效实施,树立服务型企业的标杆。
科技型企业
以科技创新“出圈”
创造两项光纤传输世界纪录;下一代『互联网』源地址项目和5G相关关键技术和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全球首推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全栈自主打造全模态星辰大模型体系;全球首创分布式量子密码系统,实现世界首例超千公里量子密信通话;“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近年来,中国电信科技创新的新闻频频“出圈”。这背后是中国电信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系统布局和整体谋划。
中国电信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央企在建设科技强国中的使命和责任。2025年,中国电信科技创新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科技型企业”。2025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电信发布科技创新总体规划,明确“把中国电信打造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科技型企业,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努力成为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按照上述规划,打造科技型企业将分“三步走”:一是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国家、市场和客户认可,有自身特色的科技型企业,基本实现云网自主可控,把网络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到2030年,建成科技型企业,云网运营技术领跑全球运营商;三是到2035年,实现“三个领先”,进入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第一阵营,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为实现目标规划的“第一步”,“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重点布局网络、云及云网融合、人工智能、量子/安全四大核心技术,重点布局云计算及算力、新一代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量子、数字平台等七大战新业务。在研发投入上,中国电信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92%。
“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勇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参与85项国家级项目课题,成果显著。同时,公司致力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突破百余项前沿技术:下一代光网络领域,研发400Gbit/s超长距的扩展C+L波段一体化光模块,首次提出基于PON的新型全光工业网络;移动通信领域,持续攻关6G关键技术,5G/6G领域累计取得专利授权2397件;智算领域,建成“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量子领域,在全球首创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密码架构;在卫星领域,完成3项业界首次NTN试验。此外,中国电信牵头建设云计算等央企创新联合体,联动20余家上下游央企,集聚60余家国内创新主体,强化协同攻关;发起成立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推动云网融合、AI与宽带融合等领域全球合作。
2024年,中国电信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同比增长115.9%,授权数在全球运营商中排名第二。由5名领军人才、千名首席/高级专家、万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科技人才雁阵格局基本形成。公司全面完成七大战新业务布局:2024年云收入规模达1139亿元,同比增长17.1%;人工智能、智算服务等收入同比增长195.7%;量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8.7%;卫星通信收入增长71.2%,手机直连卫星用户数突破240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业务创新,中国电信新的增长极已经构建,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安全型企业
为发展守好“底线”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全基石。中国电信将“国家基础、关基安全、人民信赖、市场认可”作为安全型企业建设的内涵特征,为高质量发展守好“底线”。
作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电信承担着云网关基设施的基础性保障,始终将云网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构建覆盖“云、网、边、端、用、数、天地一体”的安全纵深防御体系。在安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中国电信已自主研发DDoS攻击近源清洗、网络空间测绘、深度威胁检测、网络安全指挥调度、终端安全检测响应、攻防靶场等10余项技术手段并在全网规模应用,建成国内唯一有全网覆盖和全球触达能力的网络抗DDoS攻击防护平台“云堤”,服务国内外万余家政企客户,全网DDoS攻击防御能力保持国内第一。在生成式AI带来新的安全挑战时,中国电信发布业内首个安全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阡陌”,训练出国内领先的“见微”安全大模型,构建立体化、多层次大模型安全动态防护体系。同时,中国电信以前瞻眼光,打造以量子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安全能力,建设安徽合肥量子城域网等安全基础设施,推出量子密信、量子密话、量子安全云等安全产品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严重威胁网信安全。中国电信打响反诈攻坚战,切实履行政治担当和企业责任:一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反诈宣传,举办“爱心翼站”微课堂讲座,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宣讲反诈知识和具体案例;在企业微信、手机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电信营业厅、『抖音』号等宣传触点推送反诈宣传内容。二是坚持源头治理,积极参与制定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从严强化电话卡、物联网卡、短信端口等风险防范工作,持续落实“断卡”“打猫”等专项行动。三是不断完善一体化反诈技防体系,持续提升涉诈资源精准监测识别、动态封堵处置、高效共享联动、紧密协同配合的技术能力,加强重点地区技防、业防和人防能力。中国电信通过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守卫清朗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应急保障能力是安全发展的坚实屏障。“十四五”期间,中国电信多次圆满完成重大活动网信安全保障任务,如中国电信全力做好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通信保障工作,建立“1+4+2+N”保障组织体系,实现纵向贯穿、统一指挥、扁平调度,累计出动应急保障人员5863人次、车辆657台次、设备2700台套,在核心区部署8台应急通信车,巡查重要通信线路7万余皮长公里,同时中国电信以AI驱动智慧决策,数字孪生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能根据预演结果,自动生成最优的基站参数配置、天线角度调整、网络扩容等方案,这使得保障团队能够“先于问题发生”进行网络优化,将传统的被动响应变为主动的、精准的规划与部署。中国电信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大区演练、飞行检查,建成辐射☢️全国的应急卫星网络和物资储备支撑体系;打造应急通信主力军,设立中国电信应急通信有限公司,组建由610人专职核心队员、8000余人兼职骨干及7万人构成的应急支撑队伍,体系化开展应急人员培养和技能认证;强化应急和极限场景应对能力,全网配备应急装备4000余台(套),研发多旋翼无人机空投卫星基站系统,基本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的应急装备保障体系。
安全是发展的“压舱石”。中国电信以打造安全型企业为目标,坚守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维护网信安全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数字化』安全供给能力,持续拓展安全产品和服务,用科技手段提升社会安全防范能力,以数智力量守护社会安全。
“翼”览“十四五”值得铭记的电信高光时刻
参与85项国家级项目课题;
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5G/6G领域累计取得专利授权2397件;
2025年6月底,移动用户4.33亿户,宽带用户1.99亿户;
建成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网速最快的5G SA共建共享网络;
全网DDoS攻击防御能力国内第一;
国家云框架全面成型;
全球首创融合QKD和PQC的分布式量子密码系统;
全球首次推出手机直连卫星语音通话与短信收发通信服务;
天翼云4.0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入选2022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全球首发手机直连卫星运营级产品上线商用入选2023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国内最大规模的量子计算集群“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全球首个、规模最大、接入能力最强的视联网入选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5名首席科学家、千名左右首席专家/高级专家、万名左右技术专家组成科技人才雁阵。
美术设计 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