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需要,入手荣耀MagicBook Pro 14有一段时间,日常使用下来,有不少直观的感受。
最明显的是屏幕带来的体验升级。14.6英寸3:2比例屏幕在文档处理场景中优势显著,还有绿洲护眼功能。相比传统的如联想小新Pro 14那种16:9屏幕,荣耀MagicBook Pro 14可多显示15%内容,触控响应速度与Surface Laptop 5相当,但成本仅为后者60%。
这款荣耀轻薄本的尺寸拿在手里不算重,放在桌面或膝上都合适。触控功能实用,有时候临时想滑动页面、点选图标,直接用手指操作比找鼠标快得多,反应也更顺手,不会有拖滞感。3:2的屏幕比例挺适合办公,打开文档时上下能多显示几行内容,不用频繁滚动,这对经常处理文字内容的人来说蛮友好。
系统运行上,荣耀MagicBook Pro 14日常办公足够流畅。同时开着文档、表格、浏览器和聊天软件,切换起来没什么卡顿,响应速度跟得上操作节奏。有时候需要临时处理一些不算小的文件,百兆左右的PPT或者压缩包,解开、编辑、保存的过程也很顺畅,不会因为内存不够而拖慢节奏。
对商务办公的人来说,内存完全够用,不用总担心后台程序太多导致卡顿,用着挺踏实。开机和唤醒都挺快,合上盖子再打开,基本几秒就能恢复使用,不用等太久。性能与散热上平衡性强,搭载的『骁龙』8cx Gen3处理器在多任务办公场景下表现稳定,优于同价位Redmi Book Pro 15的锐龙7系处理器,但大型软件并行时散热略逊于MacBook Air M2的无风扇设计。
续航上,荣耀MagicBook Pro 14体验起来是有加分项的。平时轻度使用,比如处理文档、浏览网页、即时通信聊天等等,充一次电用大半天没问题,短途出差不带充电器也能应付。键盘打字手感中规中矩,键程适中,长时间敲字不会觉得累,触控板操作也比较精准,基本不用频繁切换鼠标。
和荣耀手机的多屏协同确实方便,传文件、看手机消息不用来回切换设备,对用荣耀生态的人来说很贴心。多屏协同功能尽管局限于荣耀生态,但其文件传输延迟0.8秒显著低于华为超级终端的1.2秒,更贴合即时办公需求,可以说一定程度构建了生态协同的护城河。
整体来说,荣耀MagicBook Pro 14更像是一台“没什么存在感”的生产力工具。乍一听,感觉不像是夸赞,实际上是说这款产品不会因为卡顿、续航拉胯让人分心,也没有特别扎眼的短板,悄无声息的为人们提供强劲的生产力,适合日常办公、轻度娱乐,用着省心。
近年来,轻薄本市场呈现三大行业趋势转向。首当其冲的,是场景细分化。Counterpoint数据显示,3:2屏占比机型市占率从2023年12%升至2024年18%,反映了办公用户对垂直空间的需求觉醒。
同时,轻薄本来到一个技术临界点。那就是ARM架构处理器在『Windows』平台的能效比已超越x86(Geekbench多核功耗比1:1.3),有机构预计2025年将占据中端市场40%份额。另外,生态博弈加剧是不争的事实。华为与荣耀多屏协同专利壁垒,导致其他品牌转向“开放联盟”策略,像小米澎湃智联与OPPO潘塔纳尔系统的就在尝试跨品牌协作。
MagicBook Pro 14作为荣耀的轻薄本通关之作,可以说是创意工作者的色彩指挥中心,也是商务精英的移动办公室,更是学生群体的学习加速器。在2025年的同类上市产品中,荣耀值得体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