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记者 林婉玲)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有序推动卫星通信业务开放,促进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并提出到2030年,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等目标。作为具备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的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电信从2023年9月起,陆续向用户开通了手机、汽车等直连卫星业务,目前天通卫星的用户规模已达近300万。
终端革命开启无界通信时代
“在国道318自驾途中,即便驶入没有地面信号的山区,也能随时给家人报平安。” 一位自驾爱好者的体验,正是中国电信卫星通信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的生动写照。
回溯发展历程,中国电信的卫星通信布局始终以技术突破推动普及进程。2023年,华为Mate 60 Pro搭载中国电信运营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发布,首次实现普通『智能手机』直连卫星的商用突破,宣告 “捅破天” 技术从概念走向现实。彼时,天通卫星用户规模不大,服务主要集中在政务、应急等专业领域。截至2025年9月,天通卫星用户规模已攀升至近300万,终端累计出货量超2300万台,用户活跃度与市场接受度持续提升。
终端生态的扩容是普及的关键支撑。中国电信通过开放合作持续降低卫星通信的使用门槛,截至2025年4月,已联合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中兴、三星等主流手机品牌,推出30款支持直连卫星功能的终端产品,涵盖华为Mate 60 Pro、小米14Ultra、荣耀Magic6 Pro等热门机型,覆盖从旗舰到中端产品的全价格带。2025年2月,中国电信与小米、钉钉联合实现技术突破,在小米15Ultra上推出全球首款支持天通卫星数据功能的大众『智能手机』应用——用户通过钉钉App即可在卫星网络下发送图片及即时消息,解决了传统卫星通信仅能传输文字的局限。为实现这一突破,中国电信主导研发AI 强图片编解码压缩技术,将图片压缩数千倍,在有限卫星带宽下实现关键信息高效传输,同时确保图像清晰度与传输稳定性,相关技术细节已通过官方渠道公开披露。
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服务模式的创新。2025年7月,中国电信在四川雅安发布 “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 方案,明确实现用户 “不换卡、不换号” 即可使用天通卫星电话与短信服务。这一模式打破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的割裂状态,用户无需改变使用习惯,即可在地面网络盲区自动切换至卫星通信模式,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而2024年3月获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的E.164码号(882)52及E.212码号(901)09,更让中国电信成为我国首个拥有卫星通信国际码号资源的电信企业,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奠定了基础。
央企担当激活万亿产业潜能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电信正以开放姿态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为培育壮大产业生态提供坚实支撑。
例如中国电信承担天通一号卫星系统的系统建设运营工作,目前已形成覆盖『芯片』研发、终端制造、网络建设、应用开发、服务提供、市场拓展等全链条自主可控、健全完备的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天通一号卫星系统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制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现已覆盖中国及东南亚17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卫星+”场景的多元落地,也让产业价值渗透到千行百业。在汽车领域,中国电信已与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6家车企达成合作,推出6款直连卫星车型 —— 从比亚迪仰望U8越野玩家版,到吉利极氪001FR、领克900,再到赛力斯问界M9,均实现双向卫星语音通话与短信通信能力。
航空领域的突破同样亮眼。2024年,中国电信与中国国航完成 “机上网络平台VoWiFi项目” 验收,在地面机载仿真环境中,普通手机通过机上WiFi即可实现三网语音、短信互通及视频通话,体验与地面网络一致。
而在文旅领域,中国电信在四川雅安发布直连卫星全场景应用方案,联合当地企业打造“卫星+文旅”新产品,截至2025年7月,雅安卫星直连及行业天通用户已达5485户,为川藏线自驾游客筑牢安全防线。
这些场景创新,正是中国电信推进数字惠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从技术攻坚到生态共建,从单一场景到全域覆盖,中国电信正以央企担当打通产业链堵点,为万亿级卫星通信市场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标准输出抢占国际竞争高地
如今,中国电信正以技术出海为先导、标准输出为核心,在全球通信市场构建中国方案的竞争优势。
服务出海的突破,始于对 “数字鸿沟” 的精准破解。2025年5月16日,中国电信与老挝通信有限公司(ETL)在万象联合举办发布会,宣告天通-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正式落地老挝,这是中国卫星通信服务首次进入东南亚市场。发布会上,双方不仅签署合作协议明确资费与应用场景,更联合启动 “天通卫星百村通” 计划,通过在偏远村庄部署卫星通信节点,彻底打破地理环境对通信的限制。这一布局背后,是全球通信发展的迫切需求——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全球仍有超30亿人口处于地面网络覆盖盲区。
事实上,老挝的突破是中国电信全球化布局的缩影。依托“天通一号” 卫星系统对17个国家及地区的覆盖优势,中国电信已构建起 “天地空”一体的跨境通信网络。如今,从老挝农户通过卫星手机查询农产品行情,到东南亚渔民借助卫星宽带开展远洋作业,中国电信的卫星服务正成为“数字丝绸之路”上的纽带。
国际竞争的核心是标准话语权,中国电信的技术探索正加速转化为国际共识。例如中国电信已成为国际电信联盟(ITU)等权威组织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提交技术文稿、参与工作组会议,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与国际标准对接。这种标准层面的突破,不仅提升了中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全球话语权,更为后续服务规模化出海奠定了基础。
从技术出海到标准共建,从单点服务到网络覆盖,中国电信正以智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促进全球信息共享,积极推动卫星通信的技术实力与服务温度跨越山海,惠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