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OPPO这个品牌,大家手机圈里谁不知道啊,从早年的MP3到现在的『智能手机』,靠着漂亮的外观和拍照功能,混得风生水起。
可谁想到,2023年5月12日这天,它旗下的『芯片』公司哲库科技突然宣布关门大吉,3000多名员工瞬间失业,500亿的投入也打了水漂。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让人直呼国产『芯片』路子真难走。OPPO本来想学华为搞自研『芯片』,摆脱对高通之类的依赖,结果现实给了它一记闷棍。
先说说背景吧。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浙江大学毕业,从步步高起步,一步步把公司做大。2019年的时候,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猛,小米、华为都在高端发力,OPPO的出货量开始下滑。
那年,华为被美国制裁,海思『芯片』受重创,大家都看出来,『芯片』这东西不能全靠别人。陈明永就下定决心,宣布三年内砸500亿搞底层技术研发,重点就是『芯片』。哲库科技就是在2019年8月成立的,总部在上海,子公司遍布美国硅谷、台湾等地,野心不小。
哲库的团队建得飞快。刚开始就从高通、联发科之类的公司挖人,年薪起步40万,应届生都能拿这个数,行业里都说哲库把工资标准拉高了。
到2023年解散前,团队已经膨胀到3000多人,其中80%是硕士博士,经验丰富的那种。负责人刘君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毕业,在高通干过,回国后专攻『芯片』设计。
还有朱尚祖,硅谷背景,管技术这块。他们把项目叫“马里亚纳计划”,意思是像探最深的海沟一样,深挖『芯片』技术。
资金方面,OPPO真没吝啬。500亿的承诺不是吹牛,实际投进去的据说至少100亿以上。买设备、授权IP、建实验室,花钱如流水。
『芯片』研发这玩意儿,本来就是烧钱的活儿,一颗SoC从设计到量产,得几年时间,上亿资金砸进去是常态。哲库也没闲着,2025年12月推出第一颗自研『芯片』,马里亚纳X,是个影像专用NPU,帮手机拍照提升性能。
2022年12月,又出马里亚纳Y,蓝牙音频SoC,优化音质和延迟。到2023年2月的MWC展会上,还秀了马里亚纳Y的旗舰版。
3月份Find X6系列发布会,又强调了这些『芯片』的加持。看起来一切顺利,专利申请量在国内通信领域仅次于华为,大家都以为OPPO要起飞了。
可好景不长。2023年5月11日晚,员工突然收到邮件,说IT系统升级,第二天在家办公。谁知12日开全员大会,刘君一脸严肃,宣布关停哲库,终止所有『芯片』自研业务。
3000多人当场傻眼,公司直接解散子公司和分公司,劳动合同全终止。这速度快得像过山车,前一周还在招人,百万级的设备刚买进来,结果一夜之间全停摆。
为什么突然这么干?官方说法是全球经济不景气,手机市场低迷。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降14%,环比降7%,OPPO国内发货量跌了28.2%。
『芯片』研发太耗钱,营收跟不上,继续下去就是无底洞。行业分析说,哲库虽然出了两颗专用『芯片』,但核心的SoC应用处理器还没量产成功, tape-out阶段就卡住了。
相比华为的海思,OPPO起步晚,经验少,供应链又受国际限制,设备进口贵得离谱。加上『半导体』市场整体下滑,第一季度全球销售额1195亿美元💵,同比降21.3%,谁敢再砸钱?
补偿这块,哲库算良心。正式员工拿N+3,基数包括过去工资、奖金平均值,没设上限。没拖欠五月工资,全额发。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没转岗机会,只能自己找工作。公司还提供求职渠道和推荐,但『半导体』圈子小,这3000人涌出来,竞争肯定激烈。
这事儿的影响不小。OPPO的前副总裁沈义人发微博,说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大问题,真正难的是战略不确定性。
股东段永平也说,纠错越早越好,不管成本多大,都是小成本。意思是『芯片』这路子,对OPPO来说不确定因素太多,花再多钱也未必站稳脚跟。
手机厂商自研『芯片』,本来就高风险,成功案例少。华为是例外,但它有多元化业务撑腰,OPPO主业就是手机,市场一冷就扛不住。
话说回来,哲库的失败不是白费。那些专利、技术积累还在,或许以后能用上。刘君在会上说,没带大家走到终点,很遗憾。
OPPO现在转回用外部『芯片』,高通、联发科继续供货,专注终端产品。陈明永还是掌舵人,公司调整策略,保住主业要紧。
这事件给国产企业提了个醒。『芯片』梦好,但得接地气。不是砸钱就能成,得有长期布局、人才储备、产业链支持。
OPPO烧了这么多钱,团队散了,员工失业,教训深刻。希望其他企业吸取,别重蹈覆辙。毕竟,民族企业想崛起,路还长着呢。
结语:总之,OPPO向现实低头,民族企业梦碎一地。但这不是结束,或许是新开始。其他企业看在眼里,慎重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