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系列全新发布,各大电商平台开售首周销售成绩出炉。
9 月 23 日,数据机构久谦中台发布《iPhone 17 系列首发期电商平台销量监测》。报告指出: iPhone 17 系列新品在电商平台呈现现象级销量爆发。首发预售 7 天内,线上平台总销量相比去年明显增长,天猫平台整体以 66% 的规模,成为苹果 iPhone 17 系列新品第一大出货量渠道。
(图源:久谦中台消费报告)
分析指出,首周预售 7 天内的渠道结构呈现出极强的“官旗虹吸效应”,各平台中“官方旗舰”贡献占比极高。核心原因在于苹果在价格、供货与售后口径上保持强力集中式管控:用户更愿意去“最官方”的入口完成高客单购物。
(各大电商平台 iPhone 17 系列首发期权益对比)
此外,新品周期线上继续呈现官方旗舰强集中、非直营边缘化的格局,渠道竞争的主战场不在价格战,而在以旧换新补贴深度、分期年化成本、交付时效与售后确定性上。
01.
天猫是苹果确定销量的基本盘:权益最丰富,货源足够
对于任何一款现象级产品的首发而言,消费者最关心的无外乎两个核心问题:“买不买得起”和“买不买得到”。而苹果 iPhone 17 系列在天猫平台的热销,首先要归功于其在这两个基本盘上构建的“确定性”优势。
权益足,是天猫平台的第一大优势。
更关键的, 是其几乎成为“标配”的 24 期分期免息政策—— 对于价格近万元的电子消费品,将购买成本平摊至两年,每天仅需 7.6 元块钱起,这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和心理负担。
相较之下,其他平台的分期免息往往需要“抢券”或仅支持较短的期数,这种“不确定性”在用户体验上便落了下乘。
不仅如此,天猫还在以旧换新上的加码补贴,额外补贴高至 2000 元,进一步盘活了存量用户市场。对于手持旧款 iPhone 的用户而言,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升级通道。
如果说“权益”解决了购买意愿和能力的问题,那么“货源”则直接解决了购买的可行性。
作为苹果在全球电商平台开设的第一家、也是规模最大的官方旗舰店,天猫官旗与苹果官网共享最高优先级的货源。
这也意味着在首发这一“寸土寸金”的窗口期,天猫能够获得最充足、最稳定的货品供应,为消费者提供了最核心的保障 —— 只要你想买,这里就有。
同时,“激活可退”这一与官网同步的政策,也彻底打消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在买 iPhone 手机的这件事情上,天猫的购物体验与苹果官网完全看齐,甚至在支付和物流便利性上更胜一筹。
所以,当“最优惠的权益”和“最充足的货源”以及“激活可退”这三个要素叠加, 天猫便成为消费者抢购 iPhone 17 系列的最优选择。
02.
苹果在淘系找到新增量,天猫 + 淘宝闪购双增长
如果说稳定的权益和货源是天猫守住苹果经营基本盘的“盾”,那么今年全面发力的“淘宝闪购”,则成为了其开疆拓土的“矛”。
据透露,首发期, iPhone 17 系列在天猫和淘宝闪购的新客、来访人数、成交额等各项指标双增长,同比均接近翻倍。
今年,全国超过 4000 家 Apple 授权专营店全面接入淘宝闪购。这张覆盖全国 600 多个城市的即时零售网络,消费者选择附近门店下单后,将骑士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最快 30 分钟送达。
从销售情况来看,今年通过淘宝闪购买 iPhone 成为新现象,也成为苹果销量增长的新增量。9 月 12 日预售,不到 1 分钟成交额就超过去年淘宝小时达全天成交额。9 月 19 日开售,1 小时内搜索量暴涨 1000 多倍。截至上午 11 点,全国 300 多个城市的消费者已率先收到由淘宝闪购骑士送来的新款 iPhone 17 系列。
“最快 30 分钟达”,这个曾经只属于外卖、商超的承诺,如今被应用在了 iPhone 首发上。这意味着, 购买一部手机的体验,从过去数天的等待,被压缩到了分钟级别。
这种“即点即达”的极致体验,精准地切中了当代消费者的“即时满足”需求,创造出了巨大的增量市场。
由此,形成了一个 “电商 + 闪购”双轮模式:
天猫官旗承担着品牌形象展示、全国性销售、标杆权益设定和稳定大盘的核心功能。它面向的是全国范围的、对价格和权益高度敏感、愿意为官方保障和稳定货源进行“计划性”消费的用户。淘宝闪购则进一步满足本地化的、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即时性”消费需求,将服务半径缩小到几公里,用极致的速度创造了全新的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