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AI生成)
9月21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与往届相比,本届老博会不仅在规模和成交额上再创新高,更在展品内容、服务理念和产业视野上展现出鲜明的“新特点”,标志着养老产业正迈向一个科技深度融合、需求精准对接的新阶段。
本届老博会的最大亮点就在于科技产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成为可触可感、解决实际痛点的实用方案。科技类产品与适老化产品占比超七成,成为绝对主流。在智慧养老展区,能够识别情绪的陪伴『机器人』️、可跨越28厘米台阶的爬楼梯『机器人』️、一键实现“坐站”切换的可站立轮椅等高科技产品,吸引了大量老年观众驻足体验。西安本土企业带来的智能床垫,可实现生命体征监测,并与艾灸设备联动,展示了居家康养的智慧场景。这些创新,表明了养老科技正从“为技术而技术”转向“为老人而技术”。
老博会敏锐地捕捉到了银发群体需求的深刻变化。除了高科技产品,适老化小物件和老年文化教育服务同样大受欢迎。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多功能拐杖🩼等“小而美”的产品在“银龄集市”上热卖至脱销,反映了老年人对生活细节品质的追求。
本届老博会的“国际范”和“区域协同”特色显著。日本贸易振兴机构首次组团参展,带来了先进的移位辅助『机器人』️等器具,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国际视野。同时,秦岭养老产业发展交流会也吸引了四川、海南、广西等地的代表,大家共同探索“跨区域康养”合作新模式,打破了地域限制。此外,9所职业院校与行业协会在此签约,致力于培养专业人才,展现了对专业化长期人才储备的重视,为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会上,90岁老人周昌平“希望家附近有老年食堂,养老院离医院近点”的朴实愿望,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主办方明确表示,这类真实需求是养老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参考。这折射出了本届老博会更深层次的特点:它不仅仅是养老产品的秀场,更是一个倾听老人声音、凝聚产业共识的平台。未来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从老年群体的实际生活需求出发,推动技术、服务和文化在具体场景中的有效融合。
综上所述,第三届西安老博会生动呈现了一个正在转型升级的养老产业:它更智慧、更贴心、更开放,也更具人文关怀。
记者 郭璟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