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AI应用赛冠军队伍上台领奖。
“算法的价值不在于孤芳自赏,而在于落地应用,在于为千行百业赋能,最终服务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9月23日,世界顶级数学家、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教授张益唐在广州海珠广交会堂举办的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生态赋能大会上,肯定和鼓励了大赛过程中涌现的各种算法创新和落地应用。
国内外超八千支团队踊跃报名参加的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成为一个观察AI最新发展成绩的窗口。具身智能、脑机接口、数据产业、大模型等,各式各样的AI新应用已经走进了日常生产生活场景。
在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举办之际,南都专访了12位已在琶洲完成备案的大模型专家,邀请他们解读算法创新、AI应用的最新成果,展示算法的魅力。
紧抓应用
用AI解决行业痛点,实现良好开局
面对诸多行业的痛点,“AI+”无疑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一些公司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市场空间,早早地谋划布局,实现了良好开局。
教育,是AI大模型落地应用的热门行业。
今年6月9日,科大讯飞在琶洲完成新研发的“星火课堂分析大模型”备案,这让琶洲的大模型生态再添一员“猛将”。
“‘星火课堂分析大模型’形成了多模态全维度,课前、课中、课后全贯穿的闭环,很多同类模型往往是课上教学行为分析,而星火课堂分析大模型能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分析”。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大课堂产品线副总经理郭红杰如是介绍星火课堂分析大模型的“与众不同”。
如今,包括“星火课堂分析大模型”等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已在广东省内超4000所学校得到了落地应用。
在琶洲,同样面向教研领域的大模型,还有云蝶科技推出的行知大模型。“1位教研员需要面对300位教师,导致有老师一个学期都无法获得来自教研员的教学提升建议。”陈天介绍道,行知大模型就像一个“超级大脑”,通过云蝶科技自研的智慧硬件设备所收集的课堂数据,实时迅速地开展教学质量分析,给出提升建议。目前,行知大模型已在省内多所学校部署,其效果通过名校升学率数据的提高得到有效验证。
营销,为商家讲好商业故事、畅通商业链路,这也成为AI大模型的热门应用。
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商业领域也不例外,每天都有大量的视频制作需求。
筷子科技推出覆盖商业视频编、拍、剪、投、管生产全链条的工作平台,文案生产、视频剪辑、视频发布、数据分析、工作管理等均能一站式解决。
筷子视频理解大模型精准抓住了商业视频生产的市场需求,筷子科技的业务在最近一年里实现了突飞猛进。筷子科技的数字大屏上,显示了其产品所触达的城市,其中海外被点亮的城市已经超过了400个。筷子科技产品总监陈龙非常确信,公司的产品是由国内的使用者带出海后,在当地形成了自然推广。
截至今年8月,筷子科技服务的海内外品牌数已经超过8500家,其中不乏华为、小米、一汽等知名品牌。
在安全领域,有AI大模型大展身手的广阔空间。了解过不少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后,广州次元突破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王世康更加坚定地投身风险管理行业,希望用AI为各行各业提供新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将安全管理工作与大模型相结合,这让王世康不禁感慨“大模型的能力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慧安大模型融合先进的视觉算法与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快速生成适用于巡查、隐患排查等不同场景的智能体,精准识别20多类风险,准确率高达98.6%。
来自琶洲的极安大模型将用于即将投入使用的白云机场第三航站楼。广州中科智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邹均介绍,届时新航站楼将引入人工智能来进行安检,改变以往单纯依靠人眼识别的局限,此外中科智达还有意将极安大模型继续推广到地铁、快递、景区和重大活动的安检场景中。
AI大模型在健身领域也有发挥的空间。浩海生命科学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善食大模型可依据用户身体健康数据、生活习惯、目标要求等多维度数据,量身定制精准科学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帮助用户改善健康、预防慢性疾病。
“我们的出发点是帮助慢性病病人制定合理的膳食指南,以实现健康饮食、合理膳食。”吴雷解释道,如今,AI技术可以直接识别餐食配比,并且分析其中的营养成分,从而为用户提供科学的饮食调整。
掌握数据
数据成宝贵资源,创新算法开拓新应用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宝贵的资源。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拥有掌握优质独家数据自主权的企业,利用算法创新,推出了一批“小而专、精而强”的大模型,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广州零零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佘邵镔早在2018年就专门新设了AI主管岗位,开始研究工业图纸生成的AI算法,后来还联合高校一起研发,至今已经取得了9项发明专利。
当前,零零汽已经拥有100多个主机厂的2800多万个原厂件和500多万个品牌件的数据。这份“大数据”构成了零零汽独特的竞争力。零零汽大模型实现了汽车维修马上报价,有力地支持了汽修厂为用户争取时间。
拥有自主的数据库,研发了系列独特算法,这家“小而专、精而强”的AI公司正在快速扩张。佘邵镔告诉记者,近期公司与韩国交通部达成合作协议,其业务随着国内汽车的出海而出海,在欧美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已经开始落地业务,研发了14种语言的“零零汽”。
今年4月,由朴食科技自主研发的“朴食AI营养师”大模型成功通过备案。据介绍,这是智慧食堂行业首个获批的大模型,能拍照记录每位孩子的餐食,通过菜品分析校园餐的营养素供给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从而分析孩子们的膳食摄入情况。这一大模型还能够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根据分析结果为学生量身定制营养餐计划,确保学生摄入的营养均衡、合理。
朴食科技借助AI大模型整合全国超过6000家中小学的数据,可以迅速识别和分析校园餐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隐患或风险,从而帮助政府提高监管力度,让学生在学校里吃到质量更高的饭菜,减少腐败现象。
由广州启合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纸条大模型在其自有的16万数据库上规划了两大功能,一是通过AI生成智能创作,二是实现了智能批改,能基于一篇作文生成对应的点评和解析。
AI批改依赖大量自研数据,“启合科技积累了很多老师的教研数据,基于范文解析以及用户提交的作文批改训练数据,将人类的经验融入模型中。”该公司技术总监黄超雄介绍道。
“智慧交通不仅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更要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并主动做出决策。”佳都科技首席AI科学家,佳都科技中央研究院院长『王凯』指出,“智能交通”侧重于感知与自动响应,如信号灯调节、异常事件识别等;而“智慧交通”则强调预测、决策与自我优化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佳都科技推出了交通行业的“知行大模型”。它不是对通用大模型的简单增强,而是深度融合佳都20余年的交通行业数据与知识沉淀的“专业大脑”。这一大模型具备多模态理解能力,可处理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类数据,实现对交通业务的深度理解、推理与总结,从而在智能客服、运营管控、运维管理等场景中发挥核心作用。
算法大赛
围绕企业应用出题,参赛答题促算法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成果,正以大模型的形式对外展示着魅力。在一些广为人知的通用大模型面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垂类大模型正在悄然生长,小而美。
广州海珠拥有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2024年3月,广州市出台《广州市支持海珠区建设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实施方案》,全力推动海珠区打造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区。
一年的时间里,琶洲已经成为AI大模型的产业高地。数据显示,琶洲已经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超170个,引育大模型备案项目27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推动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
连续举办四年的琶洲算法大赛成为推动算法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今年,本届大赛突出“为用而赛”,聚焦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与堵点,以真实场景驱动算法创新与落地应用。
一批颇具创意和实力的算法创新应用在“企业出题”和“参赛者答题”的过程中涌现出来。
在AI大模型算法优选赛板块,开设由哈啰、电信等企业自主承办的13个品牌杯赛,为企业解决“高价值、高难度、高频发”的真实痛点。
“我们找到了破解关键基础设施智能化难题的金钥匙”,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方电网连续两届作为命题企业,已将大赛作为解决业务堵点的平台,与赛事优选团队建立长期合作,促进了在『新能源』汽车车桩分配、企业碳排放核算等领域的创新。
源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创业团队光影焕像,携其自主研发的“三维物体与场景生成基座模型”参赛。该技术不仅能生成3D场景,更实现了场景内每个物体独立可交互,将传统需数周完成的3D建模工作缩短至几分钟,颠覆了游戏与影视行业制作流程。通过大赛,光影焕像已与多家游戏企业对接,正筹备在琶洲注册公司,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刑期预测是法律科技领域的核心命题,“智能刑期预测”大模型可应用到刑事辩护、检察公诉、司法审判等多个法律职业的多个应用场景,有助于促进“类案类判”、减少上诉率,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透明度。
自2022年大赛开始举办,琶洲算法大赛的参赛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提升。
2022年,首届大赛由海珠区人民政府主办,一举打破空白,吸引了国内262支队伍参赛。2023年,第二届大赛全面升格,由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全球21个国家、3300多支队伍参赛。2024年,中国信通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国家队”加入第三届大赛,全球6003支队伍参与竞技。今年,第四届琶洲算法大赛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肯尼亚、法国、美国、新加坡、意大利等全球30余个国家的8131支团队同台竞技。
今年的琶洲算法大赛一大亮点是首次联动设立“吴文俊奖”加速营。蚂蚁集团AI健康管家APP、动悦信息夸克曼大模型投资科技,趣丸科技千音大模型,常州来牟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异人工智能代表项目获得申报资质,直通终审环节。
数据显示,琶洲已经落地行业大模型项目超170个,引育大模型备案项目27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推动全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代国辉 钟丽婷 魏凯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