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保护检查片是由与管道材质相同的钢制试片组成,成对埋设于管道沿线,用于检测管道腐蚀程度、腐蚀速率及保护程度,通过对比与管道相连和不相连的试片数据,评估阴极保护效果并降低干扰以测得真实电位。
一、原理
阴极保护检查片基于电化学中的极化现象以及金属腐蚀与防护的原理。它利用与埋地管道材料相同或相近的钢试片,埋设在管道附近同类土壤环境中。其中,一组试片与管道相连,另一组不与管道相连。通过模拟管道的腐蚀和极化过程,可以检测管道的腐蚀程度和腐蚀速率,进而判断管道的保护程度。同时,阴极保护检查片还可以降低土壤IR降和杂散电流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的干扰,从而测得管道的真实电位。
二、类型与埋设方式
阴极保护检查片一般成对埋设,一片与管道相连(施加电保护),另一片不相连。试片的材质、埋设状态均与管道相同,部分裸露以模拟管道防腐层漏点。裸露面积应与测试管🧪段中可能产生的防腐层最大缺陷接近,通常为10~100cm²,具体根据防腐层类型选择。例如,3PE防腐层及环氧涂层宜取10cm²,沥青类防腐层宜取50cm²。
三、功能与应用
1.评估阴极保护效果:通过测量与管道相连和不相连的试片的腐蚀速率,可以计算出管道的保护度,从而评估阴极保护系统的效果。
2.检测腐蚀速率:经过一段时间埋设后,用失重法检测试片腐蚀速度,并与自然腐蚀试片的腐蚀速度相比,得到“不保护度”,进而推算出管道的腐蚀速率。
3.指导维护决策:根据阴极保护检查片的测试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阴极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如保护不足或过度保护等,从而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
四、使用注意事项
1.试片选择:应选择与被保护管道材质相同的试片,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埋设位置:试片应埋设在管道沿线典型地段,以反映管道的整体腐蚀状况。
3.测试周期:根据管道的实际情况和测试需求,确定合理的测试周期。一般来说,测试周期不宜过长,以免错过最佳维护时机。
4.数据记录与分析:应详细记录每次测试的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及时发现阴极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