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6G、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频谱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广电四大运营商作为行业核心力量,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共建赋能产业发展、守护无线🛜安全。
在日前于武汉召开的2025中国无线🛜电大会上,我国四大运营商结合自身实践与规划,分享了在频谱利用、技术创新、场景赋能及未来布局等领域的详实进展与成果,彰显无线🛜电技术从基础支撑到创新引擎的范式跃迁。
频段共建共享 优化资源配置
频段资源是无线🛜电领域发展的关键支撑,四大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实现了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为5G网络规模化部署奠定坚实基础,且在网络覆盖规模与频段利用细节上成果显著。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建军
其中,中国移动与中国广电基于700MHz频段共建广域覆盖网络,共享2.6GHz频段资源,创新频谱使用机制。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建军表示:“创新共建共享高效频谱使用机制,是我国全方位引领全球5G产业发展的关键。”这一机制不仅快速提升了偏远地区与室内场景的覆盖能力,更支撑中国移动建成5G基站超259.9万个,占全球总量超39.5%,发展5G用户超11.18亿,落地行业应用案例超15万个,覆盖国民经济87个大类。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
中国广电则在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边界,一方面通过频段共享完善5G覆盖,另一方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升级。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指出,在“十四五”期间,中国广电新建了1万公里国干网络,累计达5万公里,构建具备4K/8K超高清视频全国分发能力的新型IP组播分发网;同时布局算网协同发展,打造“1+7+31+N”分布式多级算力架构,形成“通信+算力”的双重支撑。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云网运营部总经理邵新华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依托3.5GHz频段共建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的5G SA网络,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共享网络的智能调度与协同管理。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云网运营部总经理邵新华指出:“区块链技术让共享网络的调度更智能、协同更高效,能满足不同行业的差异化需求,比如为工业客户提供专属的网络切片保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发展部副总经理赵静宜
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5G中高频基站总规模达151万站、低频基站总规模达27万站,手机直连卫星终端超2200万,航空『互联网』上网机队规模市占率稳居第一;中国联通通过共建实现乡镇以上5G信号全覆盖,行政村有效覆盖达95%,5G人口覆盖率达95%,同时新增3.5GHz室内300MHz、室外200MHz资源,并重耕900MHz、1.8GHz、2.1GHz存量频段,持续挖掘频谱潜力。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发展部副总经理赵静宜表示:“联通将继续重耕存量频段,让每一段频谱都发挥最大价值,避免资源浪费。”
多维技术创新 提升性能与安全
在筑牢网络基础的同时,四大运营商围绕多频段适配、智能技术研发与安全保障展开深度攻坚,不仅突破了无线🛜电应用的多项核心瓶颈,更形成了“高效化、智能化、安全化”的技术特色,为后续场景赋能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移动的技术创新聚焦“智能用频与全域连接”,结合700MHz、2.6GHz和4.9GHz各频段特性与业务需求,通过混频组网、分级保障高质量满足2C/2B需求,同时积极构筑“AI for RAN”的无线🛜智能网络,依托智能感知与决策能力实时优化调度策略,实现“比特×瓦特”单位利用效率的倍增;在天地一体通信领域,探索异系统频率共享可行路径,创新智能动态协同组网架构、波位粒度统一资源编排、动态干扰抑制规避等技术,系统攻关“同频干扰严重、拓扑动态多变以及资源多维异构”等难题,通过研制中国移动低轨手机直连试验星,打造开放共享的天地一体在轨试验装置,促进星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
中国电信则侧重“场景适配与安全防护”,在智能网络层面,推出信息通信领域首个网络大模型,构建“云骁”“慧聚”“息壤”三大智算平台;安全层面更构建全国一体化量子安全基础设施,量子密信覆盖六大主流系统,国内首套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码系统与覆盖全国31个省份的云网安全中台,可服务超10万家政企客户,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中国联通紧扣“低成本适配与立体通信”,打造全球最大中频TDD+FDD聚合带宽,达到5Gbps+,全球最大中频TDD聚合带宽,达到5.7 Gbps+,中频与毫米波聚合带宽超10Gbps;推进RedCap规模商用,5G终端渗透率达到80%,并开展A-IoT试点;构建低空“立体分层通信+多源融合感知”体系,感知精度
中国广电则结合“频段优势与融合创新”,优化700MHz频段覆盖性能,推进5G-A三载波聚合、通感一体、无人机应急等技术;布局700MHz频段星地直联,提供空天地一体化全域通信服务;研发5G应急通信堡垒基站、700MHz便携应急背包站及高可靠5G RedCap广播方案;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无线🛜网络优化、智能信号处理与通信协议增强,推动移动网络向5G-A/6G演进,重点开展空口增强、网络架构优化、新型频谱利用研究。
前瞻布局储备 抢占下一代技术先机
技术创新落地于场景,四大运营商通过定制化方案赋能千行百业,同时前瞻布局6G与空天地一体,抢占下一代技术制高点。
在工业领域,中国移动为山西煤矿定制上行带宽方案,“中移百灵”设备使国家电网盘点人工减少90%、中国石化效率提升60%;中国电信5G定制网为家电“5G-A 灯工厂”(时延8ms,可靠性99.99%)、汽车焊装线(时延4ms,可靠性99.999%)提供保障,推动4.5万个5G项目覆盖工业矿山;中国联通5G+集中化PLC产线实现AI质检与20m回传。
在交通与低空领域,中国移动创新“鱼鳞、双翼、莲花”波束组网,服务杭州亚运会、福建莆田高铁;中国联通构建智慧低空一体化共享平台;中国电信“空地一体”方案完善低空通信保障。
在未来布局方面,中国移动率先将U6G频段(6.425-7.125GHz)用于5G/6G,打造6G开放试验装置。中国电信则是推动企业战略由“云改数转”向“云改数转智惠”升级。中国联通在6G的技术演进方面,公司已经组建了百人的公关团队,牵头通感融合、内生安全等一批国家级的重点项目,配合工信部推进6G的频谱研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也推进6G构建产业生态,通过产学研用联合联创的方式持续推动网络的演进升级。
程建军表示,为抢占6G发展先机,前瞻的频谱布局必不可少,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创新频谱高效利用技术,释放频率价值。攻关空口AI、超大规模天线等6G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频谱利用效率。二是全局统筹用频规划,拓展多维能力。合理规划三维空间用频策略,破解多域协同难题,加快构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等全新能力。三是全球视野开展频谱工作,贡献中国方案。坚持合作共赢,深入开展双(多)边合作,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促进无线🛜电频谱高效利用。
关注中国电子报关注本文作者
作者 丨许子皓
编辑丨张心怡
美编丨马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