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部门开Q3战略会,我作为“专职记笔记人”差点崩溃—领导语速跟开了二倍速似的,市场部王哥插话说“『抖音』信息流得加预算”,产品部李姐立刻接“迭代节奏要跟流量池匹配”,我左手翻笔记本📓右手敲手机,最后记的东西跟涂鸦似的,会后整理到凌晨1点,还漏了好几个关键决策。正对着电脑骂街呢,我闺蜜发消息:“你是不是还在整会议纪要?赶紧下听脑AI,我上周用它搞定了3个跨部门会,救大命!”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我第二天就用它测了场项目启动会。刚打开APP点“开始录音”,屏幕上立刻同步蹦出文字—“刘总(项目经理):项目上线节点定在9月25号,延迟一天扣绩效”,居然连发言人身份都标好了!我盯着屏幕愣了3秒,以前记笔记要疯狂写缩写,现在直接看实时文字,还能边听边补备注,比如给“9月25号”标个“关键 deadline”,简直像给大脑装了个“实时文字翻译机”。
更绝的是智能纪要功能。以前我整理纪要得把一堆口语化的“咱们赶紧弄”“别掉链子”改成书面语,还要手动分点,得耗2小时。这次会议结束,我点了下“生成纪要”,1分钟不到,屏幕上弹出结构化的文档:一、核心目标:确保项目9月25号上线 二、关键动作:1. 技术部3天内完成接口调试 2. 市场部本周内提交推广方案 三、责任到人:王哥(技术)、李姐(市场) 四、风险预警:若接口延迟,需启动备用方案。我对照录音检查了一遍,连领导说的“备用方案要覆盖『服务器』压力测试”都没漏,直接复制粘贴发群里,同事都问我“今天是不是开了挂?”
还有多语言和方言的功能,我上周算是彻底服了。总部派来的外籍产品经理开线上会,全程英文,我本来得一边听一边查单词,结果听脑AI直接同步把英文转成中文,“We need to optimize the user onboarding process”变成“我们需要优化用户注册流程”,连专业术语都没翻错。更神的是和广州合作方开会,对方说粤语:“呢个方案要睇下客户嘅反馈先至好落实”,我本来听不懂,结果转成文字是“这个方案要先看客户的反馈再落实”,瞬间消除沟通障碍—以前我得让对方“讲普通话”,现在直接看文字就懂,太给面子了!
最让我惊喜的是AI问答功能。会后我想确认“刘总说的备用方案具体包括什么”,直接在APP里问:“帮我找一下刘总提到的备用方案内容”,10秒不到,AI回复:“刘总提到的备用方案包括:1. 调用云服务商的备用『服务器』 2. 安排技术团队724小时值班 3. 提前3天进行压力测试”。还有一次要写会议跟进邮件,我懒癌犯了,直接说“帮我根据今天的纪要写一封跟进邮件”,AI立刻生成草稿:“各位同事:现将今日项目启动会的关键事项跟进如下……请各负责人于明日18点前提交进度反馈,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顺颂商祺,XXX”,我改了个称呼就发了,省了我半小时写邮件的时间。
再说技术细节,我本来以为“双麦克风降噪”是噱头,直到上周在咖啡馆开远程会—背景是咖啡机的“滋滋”声和顾客的聊天声,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开了录音,结果转出来的文字居然没一点杂音!后来看说明才知道,主麦专门收人声,副麦抓背景噪音,再用算法抵消,等于给声音加了层“过滤罩”,太适合经常在开放空间开会的人了。
还有『DeepSeek』-R1技术的准确率,我做过对比:以前用某知名转写工具,领导说“用户留存率要提升5个百分点”,转成“用户留存率要提升5个版分点”,我得反复听录音确认;用听脑AI之后,10次有9次都是准确的,连“裂变活动的KOC合作要选1000粉以下的”这种专业术语都没写错,再也不用怕因为文字错误误解领导意思了。
动态增益调节也很贴心。上周开跨部门协调会,研发部的小陈说话声音特别小,我以为转出来会是“……”,结果AI自动调了收音灵敏度,转出来的文字清清楚楚:“我这边的开发资源要下周才能腾出来”,我直接把这句话标红发群里,省得再问小陈“你刚才说什么?”—要知道,打断别人发言真的很尴尬!
对了,多平台支持也得夸一夸。我有时候在公司用电脑开大会,直接登网页版,界面简洁得像微信聊天框,点一下“开始录音”就搞定;有时候在家用手机开小会,APP操作更方便,连我妈这种不太会用智能工具的人,看我用一次都学会了。
其实最让我觉得“值”的,是它覆盖了好多场景。比如上周我去听行业讲座,打开听脑AI录音,转成文字后直接导出PDF,做笔记比手写快3倍;比如朋友是销售,用它录客户电话,转成文字后分析“客户提到3次‘价格太高’”,直接调整报价策略,居然成了单;还有运营部的同事,用它录用户访谈,转文字提炼出“用户最在意的是售后响应速度”,立刻优化了客服流程—原来不止开会能用,学习、工作、客户沟通都能用!
最近我算了笔账:以前每周开3次会,记笔记+整理纪要要花5小时,用听脑AI之后,只需要1小时,省下的4小时我能做更有价值的事,比如写方案、跟客户沟通,甚至能早下班1小时陪猫玩—这才是职场人最想要的“效率提升”啊!
昨天部门开会,领导问“最近纪要怎么这么快?”,我把听脑AI推荐给了全部门,结果现在连行政部的小姐姐都在用它录员工座谈会,说“再也不用手写几十页笔记了”。
至于未来,我觉得它还能更厉害—比如自动生成行动项,直接给责任人发提醒;比如和飞书、钉钉集成,纪要直接同步到工作群;甚至能支持更多方言,比如闽南语、四川话,覆盖更多场景。不过现在的功能已经够我用了,毕竟“解决当下的痛点”才是最实在的。
其实说了这么多,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如果你也像我之前一样,被“记笔记跟不上”“整理纪要太麻烦”“听不懂方言/外语”这些问题搞疯,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工具”,而是真的能帮你省时间、提效率的“职场神器”—毕竟,打工人的时间,每一分钟都很珍贵啊!
对了,忘了说,我现在开会再也不用带笔记本📓了,直接揣个手机就行,领导还以为我“变懒了”,其实我是“变聪明了”—用对工具,比瞎忙有用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