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进解优促”面对面——人工智能产业链专场活动举行。
“报名通知上原本想邀请15家人工智能企业来参加,结果来了60多家!”前方高能人工智能科技(成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唐俊文向记者表示,“‘面对面’的形式,非常高效,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
活动从下午2点半一直持续到6点半,政府、企业、投资机构充分交流,大家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
3天前召开的成都市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指出,要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做好“进解优促”文章。此次活动是会后首场聚焦产业链的“进解优促”面对面专场活动。记者从会上获悉,近期成都推出“进解优促”升级版,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探索“每天有局长坐班、每周有链长接待”,做到“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
围绕重点产业链
成都将建立“1+7+365”服务机制
会场内,座次安排潜藏心意。围成圈的一个个小桌上,除了企业,还有政府部门代表、投资机构代表,还有协会代表,涉及产业生态各个方面,打造出“基金+场景+服务”的强黏性圈链生态。
活动中,释放出鲜明信号——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需要用新方法去推动。给场景,给投资,需要解放思想。
会场外,近来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近日,四川省新增4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单位包括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华栖云科技有限公司等。
24日,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西南地区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平台——天行者2号”。其核心供应链均是成都本土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超90%……
共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需要打通渠道,打破壁垒,实现“各炒各的菜,汇成一桌席”。
记者从活动中获悉,成都于近期推出“进解优促”升级版,重点聚焦产业链企业共性需求确定活动主题,通过网上公开发布、企业自主报名,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探索“每天有局长坐班、每周有链长接待”,做到“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围绕全市各个重点产业链,成都还将建立“1+7+365”服务机制,即1场“进解优促”面对面线下活动,为期一周7天的产业链重点企业诉求“攻坚周”,全年365天常态化的问题“收集、转办、协调、督办、反馈”全闭环机制,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共谋发展。
“希望实现更多场景落地”
半年滚动发布场景需求950个 更多场景“在路上”
活动现场,“场景”一词成为各家企业的共同诉求。
成都明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晶谈道,此前在成都进行的两次『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中,公司产品均通过了验证,“基于此,期望能与场景提供方就产品的实际采购与合作细节进行深入洽谈。”
王晶口中的实景验证活动,欲通过“产品研制—实景验证—技术优化—产品迭代—商业应用”闭环模式,促进企业、场景双方共同挖掘需求、开发场景。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副局长杨刚表示,目前已有16家企业的28款产品应用在武侯祠、熊猫基地等标志性场景中,后续将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常态化开展实景验证活动。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科源码(成都)服务『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源码二号”和“安仔”两款『机器人』️亮相。活动中,公司副总经理许祯发提出,希望政府面向本地硬科技企业开放更多示范性应用场景。
“人工智能是一项技术,需要不断地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去迭代、升级、优化。“唐俊文表示,希望实现更多场景落地。
对此,市发改委副主任、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实睿介绍,今年3月,成都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成立。截至目前,中心已滚动发布场景需求950个、场景能力515个。
“聚链成群过程中,场景创新是重要抓手。”成都市重点产业链建设工作推进会上,“场景”二字也被反复提及,强调围绕产品技术应用做好场景驱动文章。
活动上,杨刚还表示,目前正在编制具身智能攻坚行动方案、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办法、人工智能产业“十五五”规划等文件,明确重点发展方向、目标和举措,欢迎企业建言献策。
“希望获得更多金融活水”
“千亿级基金集群” 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人工智能企业持续取得进展的核心技术、不断丰富的应用场景,都离不开金融赋能。活动上,“融资”成为诸多企业的又一关注点。
“希望成都产投集团牵头,统筹利用成都未来产业基金等市级政府引导基金,对公司进行战略性、前瞻性股权投资。”活动上,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董事长张睿睿表达出这样的愿望。
愿望即将变成现实。成都产投集团董事长苗伟透露,前期,已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展深入沟通交流,对其的首轮投资已完成审批,预计10月进行交割。
“投资并不是助力企业发展的终点,而是起点。”苗伟表示,后续将持续赋能企业,发挥成都产投集团下属科服集团在科技成果转化、科创投集团在后期企业融资需求方面的功能作用,持续全方位为企业赋能。
今年7月,成都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通过财政资金与专项债券的引导,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形成“千亿级基金集群”,针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分设天使基金和创投基金,为未来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前瞻培育未来产业,更多动作已在路上。继发布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后,26日,也就是在此次活动举办的第二天上午,“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首场活动将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行,除了本土机构外,高瓴集团、东方富海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也将齐聚,共同推动成都未来产业发展。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喆 李艳玲 摄影/视频 曾书睿